鳙鱼,又名花鲢、麻鲢、大头鱼等,属于鲤科,花白鲢属。与另一种花白鲢一起统称为花白鲢。花白鲢分布范围广,从海南岛到黑龙江,是一种传统的养殖品种,据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中的一半。在国内四大家鱼养殖中,花白鲢不仅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而且产生的养殖效益不容小觑,尤其是在草鱼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花白鲢的效益占了50%以上。此外,大型水库的养殖通常以花白鲢为主。因此,增加花白鲢的产量,特别是大型花白鲢的产量,对提高养殖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花白鲢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食欲与水温成正比。花白鲢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花白鲢的食欲最为旺盛。所以说接下来的6-10月份决定了塘口花白鲢的产量!
一、影响花白鲢产量的主要因素
1、密度和放养比例。不同地区花白鲢的总产量差异很大,每亩水面200斤到1000斤不等。花白鲢放养密度和比例也不一样。按传统常规养殖,每亩水面花白鲢:花白鲢=5:1或4:1居多,白鲢为主,花鲢为辅。在这种模式下,花白鲢的整体收益一般。由于花鲢的商品价值较高,比较容易销售,所以现在很多地方花白鲢的配比都是按照花白鲢:花白鲢=1:1或2:1甚至全部花鲢,同样养殖区,经济效益要高得多。不同的放养比例和放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施肥方式。只有掌握科学的施肥方法,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2.充足的光照。养殖池(水库)边上的树木不宜过多,否则池内光线不足,水温低,藻类繁殖缓慢,花白鲢生长速度减慢下。
3.少使用烈性消毒剂和杀虫剂。该类药物具有杀灭池塘藻类的作用,减少花白鲢的食物来源,毒性较大的药物(如硫酸铜等)会导致花白鲢直接不生长。但是,如果鱼体内有寄生虫,鱼就会吃不好,鱼的营养会被大量吸收,生长会严重减慢;所以一定要提前使用一些温和的药品来预防和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比如中草药驱虫产品,消毒方面,可选择使用刺激性较小的碘制剂或戊二醛;
4、合理充足的饲料投喂。花白鲢现在想大突破,实现高产。仅靠吃浮游动物是很难做到的。它还需要吃有机碎屑。这些碎屑大部分来自饲料残渣和鱼粪。在有条件的池塘中投喂人工饵料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常见的饵料有菜饼、米糠、麦麸、杂粮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由于蛋白质含量低,长鱼效果一般;还有很多饲料公司推出的花白鲢粉,往往是以饲料粉为主。相对要高很多。
5、饵料来源是否丰富。花白鲢的饵料有哪些?花白鲢的鳃耙结构决定了饲养规格。白鲢的滤料粒度为10-60微米,花鲢的滤料粒度为60微米以上。因此,花白鲢的摄食习性存在差异。白鲢主要以硅藻、小球藻、卵囊藻等浮游植物和生物絮状物为食;花鲢主要以水蚤、轮虫等枝角类、桡足类和有机碎屑等浮游动物为食。
二、黄金时期如何提高花白鲢产量
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花白鲢产量:
1、定期改底以及补充有益菌种。前面讲到,由残饵粪便形成的腐屑质同样是花白鲢的优质饵料,通过化学改底作用,可以将沉入底部的残饵粪便分解成小颗粒,从而悬浮于水中,配合有益菌种的使用,有益菌会大量附着在悬浮的残饵粪便小颗粒上,从而形成腐屑质,提供花白鲢的饵料。建议,平时做好定期改底的工作,可使用底净,7-10天一次,在气温升高,水温在20℃以上时,就可以10-15天使用一次EM菌,及时补充水体中的有益菌群数量,可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花白鲢生长。
2、正确合理的施肥。其实很多时候水体中并不缺少氮、磷、钾元素,很多养殖老板不考虑实际情况而大量施入氮肥、磷肥或鸡粪等,极易造成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池塘中只有氮、磷元素,培养出来的藻类就会很单一,主要以一些大型的绿藻,蓝藻为主,并不适合花白鲢的生长,也不利于池塘中的物质循环。施肥时能施入钙、镁、铜、铁、锰、锌、硫、钠、钴、硅等微量元素,就可以促进一些小型的绿藻,硅藻等藻类繁殖,为花白鲢提供优质饵料。
3、保持合适的养殖密度。一般大型水库养殖以轮捕轮放为主,当大鱼达到上市规格以后,及时捕捞出鱼,以免影响小鱼生长;从全局出发,保障养殖效益。
4、定期打样关注花白鲢长势。定期对塘口各个规格鱼种打样对比,记录均重,有助于更好的制定肥水计划以及提前发现疾病,建议至少每月打样记录一次。
夏季肥水培藻工作是花白鲢养殖中最重要的一环,近期很多水库养殖老板反应水质清瘦,水肥不起来,饵料匮乏!如果你还在为肥水问题发愁,不妨立即使用我善治渔复合肥水神器《藻益多》!
1、富含丰富的硅藻种、小球藻种、卵囊藻种,春夏秋冬皆可使用;
2、复合产品,内含微量元素、小肽、氨基酸、硅酸盐及有益菌,省去复杂繁琐的施肥步骤,不再使用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草木灰、鸡粪等,单用这一个产品即可。
3、使用方便,无需活化,直接兑水稀释后全池泼洒即可,省区大量的人工成本。
4、见效快,施用后2-3天见效,水质肥嫩,藻类丰富,枝角类、轮虫充足,天然饵料丰富;
5、成本低,一袋可用10亩,肥水成本只有其他产品的1/3!
6、安全可靠,拥有正规投入品批号,无任何违禁成分,完全符合现行规范要求,无论是土塘还是水库,都可放心使用!不会再出现因使用鸡粪、复合肥引起的氨氮、硫化氢超标等问题!
花䱻成鱼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陈 健等
花䱻( 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鲤形目,鲤科,鮈亚科,䱻属,俗称大鼓眼、麻鲤、麻沙根,分布较广,是常见的中小型经济鱼类。体背部青灰色,稍带褐色,腹部白色,背部和体侧具许多大小不等的黑褐色小斑点,生活在水的中下层,为肉食性鱼类,其食物有水生昆虫成虫及幼虫、螺、蚬以及小鱼等,2龄鱼可达性成熟,产卵期4-5月,粘性卵。花䱻作为名优水产品种,广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大;我们对花䱻人工繁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等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对生产实践数据进行了整理;现将花䱻成鱼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养殖环境条件
1.养殖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为土池或
水泥池,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以2000-5000m 2为宜,塘深度1.5-2.0m,池塘保水力强,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10cm。
2.水源水质
水源充沛,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
3.设备设施
进排水口设置过滤防逃装置,池塘应配备相应的投饲机及每亩不低于0.75kW的增氧设备,有条件的地方可架设天网等防鸟类等敌害。
二、成鱼养殖
1.池塘主养
(1)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7-10d每亩用75-100kg生石灰或氯制剂(根据有效氯含量确定使用量)兑水化浆全池泼洒清塘。
(2)注水
池塘消毒后鱼种下塘前3-5d注水,注水口用60目以上网布包裹过滤,以防敌害生物进入,注水深度为1.2-1.5m。
(3)试水
鱼种入池前应先进行试水,抽原池水放入不低于20尾的鱼种,在鱼不缺氧的条件下连续观察不低于30min,如活动正常,则可放养。
(4)放养
放养时间宜选择晴天,放养时水温与池塘的水温基本一致,温差不超过±2℃。
(5)放养规格与密度
3cm以上鱼种每亩放养密度为10万-12万尾为宜。搭配少量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以调节水质,产量不超过总产量的20%。
(6)消毒
放养前用1%-3%的食盐水对鱼种浸洗5-10min。
(7)投饲
饲料蛋白含量36%-40%,根据天气、水温、鱼的生长和鱼类的摄食情况确定,投喂时间1h左右,鱼抢食不明显、七八分饱为宜。
2.池塘套养
(1)套养对象
主要套养在长吻鮠、斑点叉尾鮰、黄颡鱼、草鱼、团头鲂、清波、白甲等养殖鱼类中,不适宜与抢食性强的鱼类如鲤、鲫以及凶猛性鱼类如加州鲈、大口鲇、鳜鱼等鱼类套养。
(2)套养时间
3月底至4月中旬。
(3)放养规格与密度
宜放养10cm以上大规格鱼种,每亩放养密度为1200-1500尾。
3.日常管理
(1)巡塘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鱼离群、游动异常等不正常行为,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发现死鱼、病鱼及时捞取并深埋,及时清理水体中敌害生物和杂物。平时要注意溶解氧的变化,保证溶解氧在5mg/L以上。
(2)水质管理
每15d注水或换水1次,适时加注新水,有条件可采用泼洒微生态制剂等方法以调节水体肥度和透明度,水体透明度以30-35cm为宜,池塘pH值保持在7.5-8.5。
(3)养殖记录
天气、水质、投饲、防病及鱼死亡情况等做好记录。
三、病害防治
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新,生产工具专用,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对鱼类寄生虫进行杀灭。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1.水霉病
(1)主要病原及症状
主要流行于春、秋季,由水霉和绵霉等真菌附生于体表。严重时菌丝向鱼体外生长似灰白色棉絮,患处肌肉腐烂,病鱼焦躁不安。
(2)推荐治疗方法
用五倍子粉末加水20倍煮沸5-10min后稀释全池泼洒,浓度2-4mg/L。
2..细菌性烂鳃病
(1)主要病原及症状
主要流行于夏季,由细菌感染引起,病鱼鳃丝发白,不规则腐烂,严重时软骨外露,不摄食,衰弱至死亡。
(2)推荐治疗方法
0.5mg/L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连续使用3d;或用五倍子粉末加水20倍煮沸5-10min后稀释全池泼洒,浓度3-4mg/L。
3.车轮虫病
(1)主要病原及症状
主要流行于春、秋季,病原是车轮虫,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鳃上黏液增多,鳃丝红肿,病鱼消瘦。
(2)推荐治疗方法
用0.7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或每亩用苦楝树新鲜枝叶2.5-3kg沤水(扎成小捆),隔天翻一下,隔7-10d重复使用一次。
4.出血症
(1)主要病原及症状
主要发病季节4月-10月,主要由水质不良引起,病鱼下颌发红,腹部充血发红,鳍条充血。
(2)推荐治疗方法
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或用0.3-0.6mg/L的二氯异氰脲酸钠全池泼洒,每天3次,连用5d。
相关问答
据我所知,人工养殖的鲫花鱼在市场上的价格是20元/斤左右,各个地区差别一般不大。据我所知,人工养殖的鲫花鱼在市场上的价格是20元/斤左右,各个地区差别一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