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的野生马蜂,可以人工饲养吗?马蜂师傅:特别注意这几个点

导读: 关于从山上抓来一窝马蜂是不是可以做人工养蜂基地的问题,蜂部落认为是可以的,先说明一点,蜂部落对于马蜂养殖并不精通,只是我们这边有养殖马蜂的朋友,蜂部落多少有点了解,所以就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

马蜂从山上抓来养殖的可行性

对于马蜂来说,如果是在马蜂刚筑巢的时候,也就是只有蜂王的时候,这个时候抓来养殖,蜂部落认为养殖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个时候的马蜂蜂王不但肩负了产卵和哺育的任务,还肩负了捕食任务,所以这个时候的马蜂行动是自由的,如果我们只抓住蜂王,一旦蜂王回到野外就不一定会回到我们养殖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抓到的是一窝马蜂,马蜂窝里面已经有了职蜂和雄蜂,这个时候其实马蜂的生活方式与蜜蜂一样,蜂王专职产卵,职蜂出勤和哺育,雄蜂还是没事干,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抓捕的时候把全部马蜂和蜂窝都收捕,这是可以养殖成功的。

马蜂蜂王的交配

根据蜂部落的了解,马蜂一般在10月交配,一般在10月中旬的时候蜂群中就会出现很多蜂王,但是并不是每只蜂王都会与雄蜂交尾,所以在蜂群中产生蜂王以后,我们需要对蜂王进行选择,并且选择交尾好的马蜂来越冬。

马蜂交尾的时间

一般马蜂在我们移入交配棚以后,第二天的时候就会大量交尾,交尾的时间以上午10点到下午两点左右,交尾需要足够的光照和温度,温度以不超过25摄氏度为宜,所以各地的马蜂交尾会受到各地的气候条件影响,有可能不同,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马蜂错过了交尾时间,蜂王同样无法再次交尾,就会变成废王。

马蜂交尾后的管理

一般马蜂的交尾需要人为的辅助交尾,在蜂王与雄蜂交尾的时候,要用小木棍把交尾中的胡蜂和蜂王叼起来,然后放到蜂王越冬的“婚房”(空心树段)中,在婚房中的马蜂要需要注意喂养,以多样性的食物为好,比如蚂蚱,蜜蜂等,交尾后的马蜂雄蜂很快就会死亡,蜂王则在营养和外界气候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开始越冬,一般马蜂蜂王是集体越冬的方式,一个空心树段中够两三百只马蜂越冬。

来年的蜂王管理

在马蜂蜂王越冬后,来年马蜂蜂王苏醒后需要经过练王,让马蜂恢复野性,能够适应外界生活后才会把马蜂放到野外饲养,练王的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同时还要对越冬的蜂王进行选择。所以对于马蜂养殖来说,蜂部落认为最好还是能够先到有经验的养蜂场学习,我们这边有马蜂养殖场,养殖场的蜜蜂和蜂蜜都是蜂部落的蜂场提供的,所以还算是有点了解吧,整体上来说蜂部落感觉养殖马蜂的投资比蜜蜂要大,必须拥有配套的养殖大棚,还应该有良好的温度控制系统,蚂蚱养殖温室,蜜蜂交尾大棚,蜜蜂训练棚等,所以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蜂部落不建议饲养。

胡蜂人工养殖技术,以下问题养殖户,一定要小心注意!建议收藏

胡蜂,又称马蜂、葫芦蜂、黄蜂等,种类较多,国内外已知的胡蜂品种有6000多种,国内有200多种,已记载分布于云南的有122种。目前人工养殖的胡蜂主要有三大类:树蜂(常筑巢在树干或房屋等),以凹纹胡蜂(又称葫芦蜂,黄脚胡蜂,吊包蜂等)较为常见,适应能力、捕食能力较强,不同蜂群可集中饲养,蜂巢大小不一,有的蜂巢重量可达20kg;土蜂(常筑巢于地下土洞中),以金环虎头蜂为主,体型较大,生性凶猛,蜂蛹产量较高,有的蜂巢重量可达100kg,但同一饲养区域一般仅饲养一群;夜食蜂,与常见的树蜂和土蜂生活习性不同,蜂群主要在晚上活动、采食,目前人工养殖不多,主要用于蔬菜大棚的生物除虫,因错开了白天的人群活动高峰,对人的攻击伤害较小。不同类型的胡蜂生活习性有所差异,但人工养殖过程的主要技术原理大致相似,本文主要介绍凹纹胡蜂的人工养殖技术。

图1 蜂王筑巢

一、养殖环境

1.场地选择

目前胡蜂人工养殖过程中,仍然无法解决胡蜂羽化后的饲料问题,单靠补饲肉类、昆虫,成本太高,形成标准蜂群后一般选择野化放养。因此,场址应远离化工污染区和农药重灾区,选择自然生态环境好的山区,树木茂密、昆虫种类较多,这样可以保证后期胡蜂野化放养的食物来源。其次,场址应尽量选择在背风向阳、昼夜温差小之地,这样有利于胡蜂繁殖和筑巢。为了防止胡蜂伤害人畜,场址应尽可能远离村落。

2.交配棚

胡蜂的交配过程对温度(14℃~25℃)、光照(采光率50%~70%)和湿度(35%~70%)都有要求,因此,交配棚应建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相对干燥的地方,由于蜂群交尾的时间较为集中,光照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提高人工交配率。交配棚大小可因地制宜,一般长宽高为8m×4m×2.5m,建好后大棚一半阳光照射,一半遮阳网覆盖。各种大棚的材料为:钢管架或木架,透明塑料膜,细纱网,遮阳网。

3.越冬室

要求阴凉,通风、干燥,避光性好,温度(0℃~18℃)和湿度(35%~60%),大棚顶部可加装彩钢瓦,四周可用三层遮阳网覆盖,整体采光率控制在30%左右。

4.筑巢棚

要求通风向阳,建造方式与交配棚类似,也可与交配大棚共用,但遮阳网需覆盖整个大棚上端,整体采光率控制在50%左右。

5.放养场地

可在林地、庄稼地、房屋前后等放养,原则是容易观察,不危害他人,饲养密度适中。

二、养殖设备与工具

养蜂架子: 主要用于筑巢大棚内,钢管架或木板架制作,一般长宽高为2m×0.5m×1.5m(分四层)。

雌雄分离设备:用于人工交配前的雄蜂、雌蜂单独饲养,主要根据两者形态大小差异设置两个不同进出口,进出口大小根据不同蜂群品种设计,一般直径在15~25mm。

越冬桶: 选干燥的粗木桩,直径20~30cm,长1m左右,锯开两半(两者合起后缝隙较小),中间掏空成凹槽状,深度2~3cm,留一个2~3cm的进出孔,可容纳越冬准蜂王1000只左右,两半木桩合起后用铁丝捆绑,缝隙可用泥巴填充。

筑巢箱: 用干净的木板制作,长宽高为:15cm×15cm×15cm,筑巢箱内顶用木条或树枝设一横梁,洞口4~5cm,洞口加装圆柱网(长20cm,直径15cm)供蜂王试飞、采食、搬运筑巢材料。

其他: 防蜂服(全封闭,厚度1cm以上,透气性好)、温湿度计、手锯条、码钉枪、注射器等。

三、主要养殖过程

1.选种育种

留种用的蜂群在同一品种应具有蜂巢大、个体大、抗病力强、性格温驯等特点,为避免长期近亲交配带来的群体衰退,同一饲养区域留种用蜂群应尽量和其他地区的同一品种杂交,如找到野生品种则优先杂交,以充分发挥杂交优势。每年农历9月后,气温开始下降,蜂群中除蜂王和工蜂之外,开始出现新一代的雄蜂、雌蜂(处女王)。其中,蜂王体型最大,身体颜色深,没有翅膀;处女王体型接近蜂王,颜色较鲜艳,有蜇针;工蜂体型最小,有蜇针;雄蜂体型介于处女王和工蜂之间,鞭节和腹节均多一节,尾部扁平无蜇针。此时,应用雌雄分离器将雄蜂和处女王分开在不同的交配大棚中饲养,大棚中主要饲喂3∶1~1∶1的蜂蜜水。

2.适时交配

在晴朗天气,当光照(采光率50%~70%)、温度(14℃~25℃)、湿度(35%~70%)适宜的情况下,不同交配大棚中处于发情期处女王和已经性成熟的雄蜂均会表现出较为活跃和兴奋,开始在大棚中有阳光照射一侧婚飞,寻找交配对象。此时,可将性成熟的雄蜂收集后放入饲养处女王的交配大棚,发情的处女王立刻会吸引雄蜂与之交配。此时,再将交配中的处女王和雄蜂用树枝挑出收集至越冬室(保证雄蜂与处女王充分自由交配),交尾结束后,准蜂王和雄蜂各自飞开,利用体型差异,将雄蜂收集后泡酒,准蜂王则在越冬室内寻找越冬场所,此时准备好越冬桶,准蜂王会从进出孔爬入。

3.安全越冬

准蜂王在越冬桶内抱团越冬,越冬桶除进出口外其他缝隙用泥巴或牛粪密封,一个越冬桶通过锥形网让500~1000个准蜂王自行爬入,进出口在越冬期间不封口。存放越冬桶的越冬室温度在3℃~18℃,湿度在30%~60%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准蜂王在休眠状态下的体能消耗速度越慢,越有利于成功越冬,而湿度过高则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导致准蜂王发病。此时,越冬室的光线应较暗,透光率在30%以下。越冬过程中如有准蜂王爬出越冬桶,则说明环境温度过高或透光率过高。个别地区冬季环境温度较高,可采用冰柜、冷库等越冬(0℃~5℃)。

4.醒王与练王

自然醒王: 准蜂王经过漫长的越冬休眠期,立春以后,随着外界环境气温慢慢升高,准蜂王苏醒,在天气晴朗时飞离越冬栖息地,寻找食物来源,补充能量后寻找筑巢场所。

提前醒王技术: 相对于自然醒王,人工养殖过程中,为了提前收获蜂蛹,在准蜂王越冬2~3个月后,人为干涉准蜂王的苏醒过程(主要通过加热措施,提高大棚室内温度至14℃~25℃),醒王时间较自然醒王提前两个月左右,醒王后让准蜂王在大棚内完成练王、筑巢和产卵过程。自然情况下采食蜂蛹一般在中秋节前后,价格100元/kg左右,应用提前醒王技术后,在火把节(农历6月底)前后收割蜂蛹,由于市场上蜂蛹出售较少,此时售价可达200元/kg左右。

图2 自由交配室

练王: 在自然情况下,准蜂王苏醒后,机体能量消耗较大,必须外出觅食,补充能量后才筑巢产卵,这一过程是“优胜劣汰,自然淘汰”的过程,最终剩下的准蜂王都是能繁衍后代的好蜂王。但是,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准蜂王苏醒后活动受到限制,食物来源种类也有限,如果自身生理机能恢复得不好,往往会影响后期的筑巢和产卵,表现为不筑巢、不产卵或产卵较少等。因此,人工“练王”是十分必要,通常在准蜂王苏醒后,让其在大棚内自由飞行,以5∶1蜂蜜水作为水源,并在大棚内补饲活蜜蜂,让准蜂王捕食,一般在准蜂王可灵活捕食之后即收集准蜂王,并单个放入筑巢箱。

5.筑巢

把经过练王的单个准蜂王放入筑巢箱,筑巢箱顶部固定1根木条或树枝作为横梁,有利于准蜂王筑巢。在筑巢箱进出口加装圆柱网,让准蜂王仍然有一定的飞行空间,然后将腐木、树皮放入圆柱网,让准蜂王作为筑巢材料,水源为5∶1蜂蜜水(以注射器饲喂),并补饲蜜蜂,等第一批卵化蛹后补饲蚂蚱、苹果等食物,水和食物必须当天添加。此阶段仍然在大棚内完成,温度16℃~25℃,湿度35%~70%。

6.野外放养

当蜂王在筑巢箱成功筑巢,并培育出15~20个工蜂时,工蜂会飞出筑巢箱觅食,蜂王则专职产卵,此时可选择晴朗天气将筑巢箱移出至野外,将筑巢箱顶部悬挂在树干上(为了方便取蛹,高度控制在1~1.5m),放养地点应选择自然生态环境好、植物茂密、人员活动少的地方。为了提高蜂群的适应性,最初一个星期,可在筑巢箱周围补饲少量瘦肉类、动物内脏和洁净水源等,后期蜂群适应环境后,主要靠捕食野外昆虫。如果同一区域饲养密度过大,仍然需要补饲食物,否则会导致蜂巢较小、产蛹量低、蜂群提前衰败等。一般一个饲养区(10km2),可放养凹纹胡蜂(葫芦蜂)20~100群。同时,放养后10天左右,随着蜂巢不断扩增,筑巢箱会限制蜂巢扩增,应将蜂巢四周木板拆下,让蜂巢暴露出来。

7.蜂蛹多次收割技术

自然情况下,往往采用烟熏、火烧后一次性取蛹,高温直接导致工蜂、蜂王、雄蜂、雌蜂全部死亡,这对胡蜂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有的甚至还会引发山火。但在人工养殖情况下,野外放养时悬挂点不会太高,蜂蛹收取较为简单,可穿上胡蜂专用防蜂服,用锯片锯开蜂巢外壳,观察巢内蜂蛹产量情况,若在早期取蛹,可将最上面1 ~2 层蜂饼留住,将中间几层蜂蛹饱满的蜂饼取出,而将最下面几层蜂饼(发育中的蜂蛹)连接回最上面的蜂饼(用细的树枝托住,再适当拴系),注意要将产卵蜂王放回蜂巢中,再将锯开的蜂巢外壳合上,并用码钉枪和细绳先固定,经过一晚上,在工蜂的“修补”下,蜂巢可“愈合”,蜂巢内则继续扩巢。即人工养殖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实现生长期内2~3次分别取蛹,最终提高蜂蛹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取蛹过程中,对蜂群破坏较小,不影响后期留种,从整体上提高了对胡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相关问答

人工养殖马蜂的正确方法?

人工养殖马蜂(也称为蜜蜂)可以通过养蜂箱进行。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选择养蜂箱:选择适合马蜂养殖的标准养蜂箱,通常由蜂箱底板、蜂箱箱体(...

马蜂养殖全过程技术?

一、采集马蜂采集马蜂的最佳时间是每年9月底到10月初,因为这个时间段马蜂开始离开旧巢,迁移到适合越冬的场所。晚上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的地方收集好放入蜂...

广西马蜂养殖技术全套?

胡蜂(俗称马蜂)是胡蜂科多种昆虫的统称,其幼虫是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的天然美食,近年来随着昆虫食品的流行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从而使胡蜂养殖也逐渐发展成...

马蜂如何养殖?

饲喂管理马蜂是一种杂食性昆虫,成年蜂主要以昆虫为食,主要捕食对象为山区的蜜蜂,尤其是在食物缺乏的季节时,马蜂会集中捕杀蜜蜂。除此之外,马蜂也摄食像花...

马蜂怎么养殖?

马蜂养殖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办理手续:养殖马蜂需要办理特种养殖证,前往乡镇农业局或畜牧局提出养殖申请,并填写相关资料。养殖场地的选择:选择安静、向...

马蜂养殖技术?

1、建养殖场选择安静、向阳、背风的环境,周围1000米内具有一定数量的多种树木、并且有水源的地方是理想的养殖场地。2、采集每年9月底10月初,马蜂开始脱离...

养殖金环胡蜂全过程?

过程如下:养殖方式:金环胡蜂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完全人工养殖,指将金环胡蜂养殖在人工搭建的网状大棚里,其二是半人工养殖,指人工饲养到雌蜂筑巢后...

北方马蜂养殖技术?

养殖马蜂的第一步是采集马蜂,可以在9月底到10月初马蜂离开旧巢迁移到新巢时用捕虫网去进行采集,也可在9月中旬在原巢上采集。将采集到的马蜂放入蜂笼内饲养,...

自学养胡蜂,如何第一次就养殖成功?

你好,想要自学系统性的养胡蜂,第一次是不可能成功的。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胡蜂养殖经验,有兴趣可以看下之前我的一篇关于胡蜂养殖前景的回答。我来自云南小山...

养殖胡蜂怎样让它早日筑巢?

有下面方法供参考:1、人工辅助筑巢是在自然条件下建筑蜂棚,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开始在夜间移入大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来日胡蜂即在棚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