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蚯蚓,产量除受品种、饲料、养殖方式影响外,还与管理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研究发现,在同等养殖条件下,不同管理方式可使产量相差一倍多。
蚯蚓养殖的管理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
传统的数世同堂混养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不便区分成蚓的大小,致使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会白白浪费饲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蚯蚓又因采收过早而降低了产量,人工分拣又徒然增加劳动强度。所以,人工养殖时必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
不可一次性投料过厚,应每月给成蚓薄投饲料2次;每月除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3~4次。每次投料厚度为15~20厘米,始终保持料新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
以往的资料推荐年收获3~5次。但在生产中发现,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性成熟前后,以蚓体出现环带为标志),实行短期(一般以1个月为宜)高密度养殖,并且增加采收次数,及时调节和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夺取蚯蚓高产的关键。
通过蚓种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不仅可保证种群的旺盛,而且可避免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群而造成的种群自然衰退。种蚓宜每3~4个月更新1次
养殖管理技术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如下。
养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2~2.5千克或1万~1.5万条;每隔6~7天清除蚓粪1次;采收的蚓茧投入孵化床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蚓床;用侧投法补料,以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利于繁殖。
孵化基质要保持细碎和湿润,每平方米可孵蚓茧5万~6万个;孵化基质每日用铁叉松动1~2次,以利通气与幼蚓成活。
待孵化基质大部分粪化时,要及时除,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以降低幼蚓密度。饲料中可适量添加一些腐烂水果;添加时应由少到多,逐渐加大用量,最多不可超过每平方米3千克。
后期幼蚓生长迅速,要增加除粪、补料次数;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养殖。
当成蚓性成熟和进入繁殖期以后,要发挥蚯蚓生产和产茧优势,不失时机地降低养殖密度或采收利用,或取代旧的蚓种。
蚯蚓养殖最佳密度,以每平方米2.8~3.1千克或2万~2.1万条为宜,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
后期幼蚓养殖密度以每平方米2.5千克或3万条为宜;后期幼蚓至成蚓养殖密度可逐渐降至每平方米2万条左右进行密度控制的核心是轮换更新和扩床养殖。
实践证明:人为调节和控制种群密度,充分利用幼蚓生长优势和养殖床位,实行适当的高密度养殖与适时扩床,采用薄饲、勤除,增加采收利用次数,是蚯蚓人工养殖中夺取高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蚯蚓是一种钓鱼的重要饵料,而且还是给畜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饲料,而且在药用方面有着很高的价值,可以解热、降压、利尿等作用,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护肤美容。而且其粗蛋白含量很高,常被用来加工成各种副食品,不过蚯蚓有两种,一种是青蚯蚓,一种是红蚯蚓,接下来一起去了解下青蚯蚓和红蚯蚓养殖技术吧!
一、青蚯蚓和红蚯蚓养殖技术一样吗?
为什么会有青蚯蚓和红蚯蚓,因为青蚯蚓生长在腐殖*较厚的树林里吃的有机物质黑色得多,所以是青黑色的。如果养殖这两种蚯蚓用途一样,当然方法是一样的。
二、蚯蚓怎么养?
1、分期饲养
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管理方法不一样,不过很忌讳蚯蚓随意混养,导致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一方面浪费养殖设备,另一方面降低产量,因此养殖蚯蚓需要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
2、薄饲勤除
成蚓每个月要投料两次,每次给料厚度为15厘米至2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实行短期高密度养殖,可增加采收次数,又能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蚯蚓养殖高产的关键。
3、轮换更新
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不仅保证了种群的旺盛,而且也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种群自然衰退。种蚓宜每三四月更新一次。
4、养殖管理
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管理有所差异。需要养殖户注意的是,一般隔一个星期左右清理一次蚓粪,另外要翻倒种蚓床,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便于蚯蚓繁殖,等到孵化基大部分都粪化的话,要及时进行除粪,可以设法补料并及时扩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蚯蚓的养殖就介绍到这里了,这些蚯蚓的养殖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对于增加蚯蚓的产量来说还是挺实用的。
相关问答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2、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
30-35天一般在20℃时,经过20天左右,就可以孵化成幼蚓。等到幼蚓大批孵化后,再用优质饵料诱集在一起,放进新的培养容器中进行饲养。一般30-35天就可以出售了。...
养殖蚯蚓正常情况下需要养一百天左右才大,不同的饲养环境下生长周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在土壤条件、温度、湿度、饵料充足的人工饲养环境中,半年可长到10cm,并...
生长周期为平均3个月,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长到10厘米左右大概要半年!下面是详细介绍: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蚯...
生长周期为平均3个月,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长到10厘米左右大概要半年。生长周期为平均3个月,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长到10厘米左右大概要半年。
一年左右。我有在家养蚯蚓,大约需要一年左右,能繁殖能长大秋与暖经过18到21天孵化后生长60天左右,性成熟成虫交配5到8天开始产卵
蚯蚓性喜温暖潮湿。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
蚯蚓的生活周期是指从蚓茧产下开始,经孵化、幼蚓成熟,直至出现环带并开始产卵。通常为3~4个月。日本选育的养殖良种太平2号、北星2号,生活周期最短仅47天,最...
蚯蚓的生长周期大概为三个月左右。从蚯蚓的养殖到最后的采收,只需经过三个月就可以采收。蚯蚓的生长周期大概为三个月左右。从蚯蚓的养殖到最后的采收,只需经...
黑蚯蚓的养殖时要建槽,每层间隔40公斤就行。它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都不高,温度在10-30度之间就行,冬季适当控温。一般新鲜的牛粪可直接放入,偏干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