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到位!麦鲮鱼高效益养殖关键技术饵料鱼麦鲮原来还可以这样养

麦鲮全称为麦瑞加拉鲮(Cirrhinus mrigala (Hamilton, 1822)),是20世纪90年代从印度引进我国试养的新品种鱼,其体色上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背鳍以外的其他各鳍末端均为赤红色,它们以底栖有机碎屑、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食,食性相对较杂。目前,麦鲮主要作为鳜鱼的饵料鱼。

近年来,麦鲮的价格基本上维持在4—6元/斤。麦鲮的养殖方式相较而言较为粗放,但其作为鳜鱼养殖中的重要饵料鱼,在鳜鱼的成功养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占据了整个养殖过程的50%—70%。

鳜鱼养殖的主要成本也是来自麦鲮,而麦鲮作为一个低档养殖品种,其养殖方式较为粗放,因此养殖效率较低。通常亩产量约1000—1500斤。然而,近年来麦鲮的市场行情有所改善,这使得精细化和高效化的养殖模式逐渐推行。因此,通过节约麦鲮的养殖成本,可实现鳜鱼养殖的最大经济效益化。

一、麦鲮鱼养殖关键技术

1、密度

如果麦鲮的养殖密度超过了10万尾/亩,当鱼体重达到约200尾/斤左右时,就会导致池塘过于拥挤,就需要采取分塘或者出售的措施。然而,卖掉这种规格的鱼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因为鳜鱼的适口时间有限,难以长时间滞留在市场上,这可能会让养殖者陷入尴尬的境地。

另一方面,如果放养密度太低,低于5万尾/亩,尤其是在前期阶段,池塘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导致产量相对较低。因此,建议将麦鲮的养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以提高养殖效率。

①鱼花—夏花: 从水花标粗到3000—4000尾/斤的大规格鱼粒,养殖密度约在300万尾/亩左右;

②商品鱼养殖阶段: 将3000—4000尾/斤的大规格鱼粒养至50—100尾/斤的规格时,就进行移塘,将密度控制在5万尾/亩左右。同时,加强轮捕轮放,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

在养殖的池塘高峰期(通常是6—10月),平均10天左右出一次鱼;或者采用一次性放养足够数量的鱼花或小鱼粒,然后进行多次捕捞。

2.溶氧

我们都知道溶解氧水平对养殖产量有着重要的限制作用,但在养殖麦鲮时,很多人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这可能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误认为麦鲮耐低氧,浮头不易出现死鱼现象,于是可能会试图节省电费,减少或甚至不使用增氧设备。

然而,实际情况是,麦鲮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溶氧供应,而适度增氧实际上是一项性价比很高的投资。建议每8—10亩配1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同时遵循“三开两不开”原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晴天的中午时段,要确保开启增氧机。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水体中的溶氧水平,促使麦鲮鱼保持活跃并提高其单位时间和空间内的增重量。

尽管可能需要多花一些电费和水质调节的费用,但这些投资都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它们能够最终提高养殖效益。

3.注意防虫

鲮鱼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是寄生虫病,其中以感染车轮虫为主。我们建议在防治病害时更多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杀虫频率。我们需要去思考寄生虫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感染的?可从以下2点考虑:

首先,池塘底部通常富含大量有机质,为寄生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其次,如果鲮鱼不摄食或摄食不足,它们的体质可能会变差,从而降低了其抵抗寄生虫的能力。因此,鲮鱼的健康状况和摄食习惯直接关系到其是否容易感染寄生虫。

因此,要从根本上减少寄生虫的发生及其危害,我们需要在养殖中采取一些关键措施。首先,做好调水和改底工作;此外,保持鱼开口摄食也至关重要。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采用氧化性改底剂例渔美康的“底康1号 +菌制剂如跑跑菌、菌美1号 ”进行调水,其效果不错。

感染车轮虫的鲮鱼苗瘦小

4.施肥和喂料

麦鲮鱼属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对颗粒性有机碎屑利用率很高。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与单纯投喂鸡粪相比,投喂饲料所养出来的麦鲮质量好,出肉率更高,病虫害较少。与此同时,鳜鱼的耗鱼量也会相应减少5%—10%。考虑到现在饲料成本高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我公司花鲢700模式,将水中的有害有机质和残饵粪便转化为菌体蛋白。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提高麦鲮的饵料质量,同时蛋白含量也较高。其次,这种方法还可以间接地调节水质,为麦鲮提供大量食物,从而显著降低养殖成本,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花鲢700模式:

两广水域麦鲮鱼泛滥?已进入南方水域30余年,是否有成灾的趋势?

广州佛山一位喜欢垂钓的年轻人在自己常去的河道钓鱼,钓了半天后,发现钓上来的十多条鱼几乎都是麦鲮鱼,仅仅掺杂着两条罗非鱼。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麦鲮鱼,好像已经在这些河道泛滥了,不知道有没有成灾的趋势。

除了广东,广西部分地区的河道也出现了麦鲮鱼爆发性增长的情况,在广西的柳江,有的垂钓人一天能掉起几十斤麦鲮鱼,让很多垂钓人不知所措,钓上来的鱼吃也吃不完。

麦鲮鱼为何会暴增,是我们的福音还是噩耗?

钓上来的基本是麦鲮鱼,只有两条罗非鱼

闪电哥之所以认为麦鲮鱼爆发可能会成为噩耗,主要是因为,野外生长的麦鲮鱼是一种外来入侵鱼种,如果泛滥成灾,可能会造成生态灾难。

印度来的鲮鱼

说到中国的入侵鱼类,大家首先能想到的肯定的罗非鱼和清道夫这样的鱼,要么将它作为食用鱼,要么对它无可奈何。而麦鲮鱼作为外来鱼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没有存在感,甚至很多人将它和本土的草鱼和鲮鱼类混淆起来,但大家也许不知道,它已经成功入侵南方水域30年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为了丰富中国人的餐桌,大量地从国外引进经济效益高的养殖鱼类,麦鲮鱼就是其中之一。麦鲮鱼的全称叫做麦瑞加拉鲮鱼,属于鲤科,鲃亚科,鲮属,由珠江水产研究所从印度引进。麦鲮鱼是印度四大养殖鱼类之一,引进我国做经济鱼类,主要是因为它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容易养殖等优点。90年代起,就开始在广东地区大力推广养殖。但在之后,麦鲮鱼因为各种原因逃逸到了野外水系,悄悄地在野外扩充鱼群数量。

麦鲮鱼

麦鲮鱼是一种亚热带鱼类,水温在18℃以上即可越冬,水温15℃时便会停止进食,水温低于11℃就会被冻伤,低于7℃麦鲮鱼便无法存活。所以麦鲮鱼养殖仅限于南方温暖的地区,更多的是在珠江流域以及海南省。

因为外形太过相似,很多人分不清麦鲮鱼、土鲮鱼和草鱼,到底该怎样区分这三种鱼呢?

草鱼与麦鲮鱼同为鲤科动物,它的体型长,前部近似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比较圆,背鳍上无硬刺。体色多为茶黄色,腹部偏灰白色,鳞片周围呈灰黑色。

草鱼

土鲮鱼的嘴型是向下的,下唇略短,身型比较短,而且有点扁,土鲮的鳞片呈银白色,腮盖后面有菱形的蓝色斑纹。土鲮鱼生鱼的肉质紧实,鳞片很容易刮掉。土鲮鱼的体型很小,很难出现较大的个体,在野外条件下生长得更慢。

土鲮鱼

麦鲮鱼的形状很像草鱼,它身体较长,接近圆柱形,背部通常是深灰色,腹部为银色,胸部、腹部和臀鳍尖端为橘黄色,所以很多人会将它当成草鱼,最大的不同点是,草鱼的眼睛是黑色,而麦鲮鱼的眼睛多为红色,因此也有人将麦鲮鱼当做红眼鱼(赤眼鳟鱼)。

麦鲮鱼的生长速度比土鲮鱼快,也容易出现体型较大的个体,几斤重的麦鲮在野外也是很常见的。

赤眼鳟鱼

为什么要担心它泛滥成灾呢?

没有接触过麦鲮鱼的人可能觉得,麦鲮鱼是经济鱼种,有食用价值,引入的这三十多年来也发展得比较好,即使在野外也能够将它捕捞起来食用,为何还要担心它会泛滥成灾呢?

麦鲮鱼是一种底栖鱼类,喜欢流动的水,又经常到岸边觅食,还善于跳跃。所以麦鲮鱼的适应能力很强,只要水温合适,无论是在水库、湖泊、池塘还是江河中都能正常生长。麦鲮鱼还能耐低氧,抗病能力高于土鲮鱼。

最重要的是,麦鲮鱼的繁殖能力极强,而且生长速度很快。麦鲮鱼每公斤体重可产卵10万~15万枚鱼卵,如果这条雌鱼的体重在3公斤左右,到了产卵季就能产30~45万枚鱼卵。而且麦鲮鱼的鱼卵的存活率在在30%~50%之间,这个繁殖量和存活率是相当惊人的。

麦鲮鱼鱼苗

而且麦鲮鱼个头大,生长速度快。麦鲮鱼养殖业刚刚兴起的时候,繁殖的鱼苗就可以达到平均300~400克的个头,最大的能够达到800克以上。

个头大、数量多就说明需要吃掉更多的食物,麦鲮鱼的食性杂,浮游植物、高等动物、有机碎屑、动物粪便尸体碎屑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但是水域中其他本土野生鱼类也大多靠这些东西存活,大量的麦鲮鱼抢夺它们的食物,本土鱼的生存空间就会逐渐被压缩。这会对我国南方水域生态系统的带来很大的影响。

麦穗鱼口感差被两广嫌弃

那它本是经济性可食用鱼类,就算它泛滥成灾,打捞起来上市销售不就行了吗?也不尽然。

广东同胞素来爱吃水产品,但却不怎么喜欢麦鲮鱼,很多人认为麦鲮鱼肉质绵软、刺也多,家里人都吃腻了,还将其评为“最难吃的鱼”之一。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麦鲮鱼虽然力大胆小,但是很好钓,到了春夏两季,每天都能钓10条左右,但钓上来的鱼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吃不完,只能送朋友。

所以在很多广东同胞不会直接通过蒸煮来烹饪麦鲮鱼,通常喜欢将其肉打成鱼丸,用煎炸等方式食用,口感会比较好。还有人会将鱼肉分割后腌制制成鱼干,让肉质紧实起来,才比较好吃。

麦鲮鱼丸

所以,很多垂钓爱好者钓麦鲮鱼也只能过过手瘾,不过闪电哥也要提醒各位,麦鲮鱼是外来物种,它本不属于中国这片水域,为了减小出现生态灾难的几率,大家钓到麦鲮鱼以后,即使不想要也不要放生,想其他办法在陆地上将它解决掉为好。

总的来说,现在两广地区麦鲮鱼泛滥已是事实,但会不会成灾还很难说,毕竟它有没有对本土鱼类造成实际威胁,还有待考察。如果麦鲮鱼无法与本土鱼种和谐相处,不断挤压本土鱼的生存空间,妥妥地造成了生物入侵,那么可能会成为中国吃货也无法解决的难题。

生活在水底的麦鲮鱼

泰鲮鱼也泛滥了?

还有一种在麦鲮鱼之前被引入中国的外来鲮鱼似乎也呈现出了泛滥趋势。就是露斯塔野鲮,鲤形目鲤科,我们通常称为泰鲮鱼。1978年我国从泰国引进此鱼,1981年人工繁殖成功,几乎是与麦鲮鱼同一时间投入养殖的。泰鲮鱼的外形就比较容易区分了,它的体型接近梭形,腹部比较圆,体色为青绿色,背部的颜色较深,多数鳞片有红色半月斑,眼睛也是红色,鳍为粉红色。

泰鲮鱼的繁殖速度不如麦鲮鱼,口感不如土鲮鱼,但它却深受养殖者喜爱。主要是因为它生产潜力大,营养价值高,泰鲮鱼的鲜肉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0%左右,脂肪含量仅为1.5%左右,鱼肉中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为33.3%,土鲮鱼的这些指标都比不过泰鲮鱼。

泰鲮鱼

最近几天,很多人发现泰鲮鱼也在广东梅州的河道里程爆发之势增长,很多垂钓者都说,几乎下竿就能钓到,不过泰鲮鱼力气比麦鲮鱼大,垂钓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钓到。泰鲮鱼作为一种外来鱼种,数量暴增的原因与麦鲮鱼相似,都是因为繁殖快,当地人不爱吃。是否会成灾,还说不一定。

引进外来物种搞养殖这件事是一把双刃剑,虽说能丰富我们的餐桌,但稍不留神这些物种就会流入野生水域,给本土物种带来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问答

麦鲮鱼养殖技术-花野自然

养殖麦鲮鱼需要建造池塘,面积在5-8亩之间,水深一般1.2-1.5米,底部要有一定的芋泥,水质要清新。放养前需要消毒,可以晒池并投放漂白粉。下塘后需要先...

麦鲮养殖高手?

3、水质管理麦鲮喜欢生活在肥水中,适当的时候需要施肥以培肥水质,适当的施肥可以降低麦鲮对饲料的直接消耗,而且这种肥料能够大大提高养殖的效益。4、饲料...

麦鲮的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麦鲮俗称土鲮、鲮公、雪鲮,属鲤科野鲮亚科鲮属。鲮鱼是一种生活在气候温暖地带的鱼类,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在珠江流域,是江河捕捞和池塘养殖的主...

麦鲮鱼养殖一亩放多少苗?

按50万尾每亩或80至100万尾每亩投放,经过20天的培育,便可长成2、5至3、0厘米的苗种,保证其成活率在百分之70左右。科学投喂:在麦鲮下池后的前7天,每天每亩...

麦鲮鱼仔的养殖周期?

麦鲮鱼养殖周期一般是一年左右。鲮鱼主要产地在中国,在水温较高如珠三角、海南等地区较为常见,养殖成本低、产量大,是南方重要经济鱼类和池塘养殖对象之一。...

如何钓麦鲮?

1钓麦鲮最快的方法是选对时间和地点,使用适当的钓具和饵料。2麦鲮是一种比较活跃的鱼类,喜欢在水流较急的地方觅食,因此在水流急的河段或瀑布附近钓麦鲮较为...

麦鲮鱼养殖成本与利润?

麦鲮鱼也称为鱠,是一种可以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麦鲮鱼养殖的成本和利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养殖规模、养殖质量等。一般来说,麦鲮鱼养殖的成本主要包...

麦鲮鱼仔的亩产量?

据悉麦穗鱼一般亩产2000斤左右。麦穗鱼鱼苗一般来源于周边的湖泊(天然捕获),挑选时应选择体长大于500毫米、体重大于3克、性腺成熟度好、体质健壮、鳞片完整、...

麦鲮养殖亩产多少?

800~4000斤左右。一亩可放1000尾左右,麦鲮鱼的生长速度比其他鱼慢,特别是池塘养殖放养密度大,生长的就会更慢专业的养殖,一亩2米深的鱼塘可以养殖800—300...

鲮鱼养殖技术与利润?

近年华南地区鳜鱼养殖的发展,麦鲮养殖也随之快速增加。但是,塘租、人工、原料价格的上涨,倒逼养殖户关注鲮鱼养殖的效益,越来越多养殖户通过投喂鲮鱼专用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