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蛤养殖实用技术介绍

花蛤又称菲律宾帘蛤,是一种常见的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域,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具有“广温、广盐、广分布”等特点,适应性强,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也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下面介绍一组花蛤养殖管理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1 选择养殖环境

花蛤养殖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且风浪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底质稳定,含沙量为70%~90%的中、低潮区滩涂,或底质、水质条件适宜围垦区内的池塘、滩地。已连续养殖多年的滩涂(或池底)需翻滩改良,翻出的泥沙经过潮水多次冲洗和太阳暴晒后,整平滩面,捡除敌害生物及杂物。易受洪水冲刷和泥沙覆盖的埕地要用芒草筑堤防洪,堤宽30~40厘米,堤高出埕面20~30厘米,以稳定埕面,防止种苗流失。

垦区内池塘、滩地养蛤,要做好堤坝、水闸整修,播苗前1个月先排干池水,连续曝晒池底15~20天,每亩用15~20公斤含氯量为25%~28%的漂白粉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消毒后用网目为0.25毫米筛网过滤海水,进水浸泡2~3天,排干池水,并重复浸泡排水2~3次,清塘后进水深30~50厘米。每隔2~3天每立方米分别用尿素0.5~1克和过磷酸钙0.1~0.5克作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褐色以利花蛤生长。

花蛤最适宜生长海水温度约为15℃~30℃,春天水温达到11℃以上时开始生长,冬天水温降至10℃以下停止生长,浙南地区花蛤生长最快的时间是4~6月和9~11月,12月至翌年2月生长速度极慢。花蛤生长速度随个体大小而有明显差异,个体较小的花蛤,其壳长和体重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个体大的花蛤。虾塘养殖花蛤水位应控制在滩面上水深30~50厘米。

2 科学繁育苗种

花蛤雌雄同体,一般两年性成熟,性成熟花蛤性腺分布在内脏团周围,并延伸至足的基部。雌性性腺呈乳白色,雄性性腺呈淡桔红色或奶黄色,精子呈狭茧型、长约3微米;卵呈圆球状、卵径约为70~90微米,卵外有一层胶质卵膜。

花蛤繁殖期在初夏,随种类和地区而有差异,辽宁、山东等地的产卵期在7~8月;江苏、浙江、福建在6~7月;广东、广西在5~7月。花蛤产卵期的海水表层温度约在27℃~29℃,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4.9℃~31.4℃,26℃~28℃最佳;幼虫生长变态的适宜温度为24.9℃~31.0℃,适宜比重范围与胚胎发育相似;饲喂的饵料新鲜且质量较好时幼蛤个体大、变态早。花蛤幼苗适宜存活环境含沙量至少在75﹪以上,全沙质最好,幼苗对低比重海水适应性较强。

将0.5~1毫米大小花蛤幼苗分阶段培育成每500克50~70颗最适苗种。第一阶段将0.5~1毫米幼苗培育成0.8~1.5厘米小苗,筛取后再均匀分散,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适用中苗,培育池滩面上水深15~30厘米,以利底栖硅藻能较快生长,水位随水温升高而适当加高,池水以略带硅藻的暗褐色为好。

3 加强日常管理

可根据苗种规格不同播苗,小苗一般在4~5月,中苗在12月至翌年2~3月,大苗在产卵之前,即9月中、下旬,建议采用湿播又叫带水播以提高播苗的质量与效果。播苗后要及时检查种苗分布情况,过密的要散开,过疏或局部发生死亡的应补苗。小苗一般撒播的潮区较高,经6~7个月养殖后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加,抗敌害能力增强,应移养到较低潮区加速生长。夏季烈日暴晒埕地较高的蛤苗要移到潮区较低处。易受台风、洪水、酷热以及漂油和其他污染物影响的养殖区,要做好防范和抢救措施。台风来临前要提早收获或移到安全海区养殖。洪水后要及时清理覆盖埕面的泥沙,集拢散蛤减少损失。

养成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清除危害严重的敌害生物,鱼类每亩可用茶籽饼5~8公斤捣碎泡水,均匀泼洒埕面;蟹、螺等敌害可用网具或手工采捕清除。垦区蓄水养蛤,要严防滤水网破损,可利用夜间灯光诱捕水中的鱼虾蟹等敌害生物或定期排干池水驱赶抓捕敌害生物。先将水位降至20~30厘米,再用漂白粉全池泼洒,经6~10小时,引入过滤海水冲稀,然后把水排干,经2~3个潮水反复冲洗即可。

垦区蓄水养蛤,要注意观察水色变化,晴天时每隔2~3天每立方米施尿素0.5~1克,使水色保持浅褐色。若水色变清、饵料不足时,每立方米可投喂1克豆浆作为代用饵料。花蛤经过1~2年的养成,壳长3厘米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从3~4月份开始,直到9月花蛤繁殖期前结束。

4 加强疾病防控

夏季高温导致花蛤死亡腐败后相互感染;烈日暴晒后的雷阵雨或连下暴雨使江河口的海水比重迅速下降;养殖密度过高,繁殖后个体瘦弱;养殖场塘内水质,底质遭受污染,有寄生虫病等因素都是造成花蛤死亡的重要原因,可每隔1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或二氧化氯0.125公斤等进行水体消毒杀菌预防疾病。

花蛤育苗正值夏季,水温较高,疾病防治及防除敌害生物尤为重要。育苗用水须以沉淀、沙滤、紫外线杀菌等方法处理,或全池泼洒漂白粉消毒。培育过程中用每升用0.5毫克土霉素防治病害,可抑制幼苗的大量繁殖,有利于幼蛤发育生长。因此在幼蛤稚贝培育期间,每天每立方米投1~2克或氯霉素,或新诺明,或呋喃唑酮,或土霉素等抗菌素抑制细菌繁殖。当稚贝壳面附有聚缩虫时,每立方米可投2~4克呋喃唑酮控制聚缩虫的繁殖效果较好;或往饵料池内每立方米泼洒4~6克青霉素或链霉素也能取得良好的防病效果。

文蛤养殖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文蛤( Meretrix meretrix )俗称花蛤 。肉味清鲜,俗有天下第一鲜之称。营养丰富,软体中含有10%的蛋白质,1.2%的脂肪,2.5%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多量的钙、磷、铁和维生素等。贝肉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品或做罐头。文蛤贝売可做药品和化妆品的容器,也是高标水泥的原料,紫菜丝状体的培养基质。文蛤的贝壳还可在石油 开发 上作为油水分离的堵水调剖剂。此外,还有丽文蛤( M . lusoria )和斧文蛤( M . lama - rckii )等,均可为养殖种类。

文蛤

一、文蛤的生物学特性

文蛤的生态和分布

文蛤为广温性贝类,在我国从渤海到南海沿岸的一些内湾和河口附近几乎都有分布。生活于砂质滩涂,营埋栖生活,栖息于潮间带及潮下带水深5~6米处,埋栖深度数厘米至十几厘米。生长适温为15~25℃,适宜海水相对密度为1.014~1.024。文蛤有“迁移”习性,能分泌黏液形成袋状胶质浮囊,借助水的浮力顺潮流迁移。迁移常发生在升温期及降温期。成贝也常借助斧足在海底缓慢爬行作短距离迁移。

文蛤

(二)文蛤的繁殖习性

雌雄异体,2龄性成熟,外观上难以区分雌雄。性成熟时,雌性生殖腺呈奶黄色,雄性呈乳白色。繁殖季节随地区而异,广西为5~7月份,江苏为6~7月份,6月下旬到7月初是繁殖盛期。山东沿海为8~9月份。繁殖水温为20~30℃,最适水温为22~26℃。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孵化,适且条件下受精后9天左右可变态为稚贝。(三)文蛤的生长文蛤的生长受水温、饵料等海况条件的限制。一般春学从水温11℃开始生长,秋季水温降至10℃以下停止生长。又始生长速度较慢,1周龄达2厘米左右;2周龄达4厘米左石3周齢达5~6厘米:4周龄达7~8厘米.

作者:奥克丹 蒋经理

相关问答

经常能够吃到的海鲜花蛤,花蛤是人工养殖的吗?-九州醉餐饮网

[回答]对蛤蜊的品质要求也极高,新不新鲜,过口就知道。蛤蜊里,常吃的基本上是三种,身形娇小光滑的青蛤,同样娇小却满身花纹的花蛤以及体积庞大的文蛤。文蛤...

花蛤苗养殖流程?

1、养花蛤要选择交通便利、无污染、潮流畅通的池塘、滩地,而且养殖要符合规定的相关标准。养殖池若是有过多年养殖的就要将地下的泥沙翻出经阳光暴晒和潮水的...

三伏天池塘花蛤养殖技巧?

花蛤养殖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且风浪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底质稳定,含沙量为70%~90%的中、低潮区滩涂,或底质...花蛤...

花蛤的养殖盐度和温度哪个合适?

花蛤养殖场有几个硬性要求:交通便利、没有污染源、潮流通畅。养殖场的底质要求稳定,含沙量在70%~90%的中、低潮区滩涂,和底质、水质条件适合的池塘都是不错的...

花蛤能淡水养吗-懂得

不能!会死的。。那是因为,盐水和海水的成分是不一样的盐水里缺少花蛤需要的东西,活海产要使用专门的海水晶来养,如果盐水可以养的话,那卖海产的每年...

花蛤的养殖盐度和温度哪个合适?

盐度在5%左右就可以了,它的温度必须要保持到20度到35度之间花蛤盐水盐度比重为1.004~1.027时,生活正常,而其中以比重为1.015~1.020时生长最好。盐度在5%左右...

蛤蜊养殖技术和方法?

1、养殖场地蛤蜊的养殖产地要选择在潮流畅通,地势平坦,含沙量高的低潮区滩涂地,或者在水质和底质条件好的池塘,养殖产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一定要好,做好远离工...

养花蛤需要增氧吗?

只要保持一定量的氧,不需要额外增氧。花蛤在溶解氧为1毫克/升的海水里,就能正常生活。因此,正常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都能满足蛤仔的生活需要。花蛤属于广温性...

花蛤该如何活养?怎样才能让它吐净泥沙?

说到花蛤,我作为海边人说几句。买回来鲜活的花蛤,最好是用海水去养,这是花蛤最好的生活环境。将花蛤放入海水里,放置阴凉处,能保持花蛤两三天存活。当然夏...

蛤蜊用淡水怎么养-懂得

蛤蜊通常生长于咸水环境,因此在使用淡水养殖蛤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质要稳定:为了让蛤蜊能够适应淡水环境,必须保证水质稳定。淡水中的水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