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养殖技术

黄骨鱼学名叫黄颡鱼,也有叫江颡、嗄芽子、黄辣丁等。为温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市场上畅销的鱼类,具有较高的养殖效益。

黄骨鱼的生活习性

黄骨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喜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

黄骨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为0℃~30℃,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2℃~27℃。水体最适宜的pH值为7~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低于1毫克/升时会窒息死亡。

黄骨鱼的食性

在自然条件下,刚出膜3~4天的仔鱼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在苗种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及其他水生昆虫为饵。人工养殖可喂绞碎的鱼、虾及软体动物,也可饲喂配合饲料。黄骨鱼雌性二龄成熟,雄性三龄成熟;水温24℃~26℃为繁殖期,怀卵量为每尾4500~5000粒,卵属黏、沉性;受精卵在水温25℃条件下约72小时孵出仔鱼。

黄骨鱼的养殖技术

黄骨鱼可分为单独养殖和混合养殖。

单独养殖

鱼池选择和鱼种放养

选择靠近水源、进水排水方便、水面面积667~2000平方米、水深1~1.5米的池塘,安装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栅栏,清淤消毒后,每667平方米水面放每尾重10~20克的黄颗鱼鱼种3000尾左右。

投喂

投喂切断的蚯蚓、新鲜蚌肉、小鱼、小虾等饵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左右。

管理

夏、秋季高温时每周给池塘加水1次,每次加水30厘米深,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为防止鱼病,鱼种下塘前必须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用2%敌百虫溶液浸洗10~15分钟或2%~4%的食盐水浸洗鱼种4~5分钟;饲养期间每10~20天用生石灰和强氯精等药物轮换全池遍撒1次。每667平方米水面可产黄骨鱼500千克左右。

混合养殖

选择在网围、池塘等主养四大家鱼的水面,或主养罗非鱼、蟹、鳖等特种水产的池塘中,每667平方米水面套放每尾重10~20克的黄骨鱼种100尾左右。

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前提下,每667平方米水面可获每尾重200克左右的商品黄骨鱼10~15千克。混养黄鱼不仅可减少与主养鱼争食争氧的小野杂鱼虾的数量,提高主养品种的产量,还可有效地控制家鱼的锚头鱼蚤等寄生性疾病。

【特种水产】黄颡鱼怎么养?从繁育到养殖,饲育管理是关键

说起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有的地方也叫黄骨鱼、嘎牙子、昂刺鱼、黄鳍鱼 ,这种鱼广泛分布于珠江、长江、松花江、黑龙江等南北水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优质淡水鱼类。黄颡鱼肉质鲜嫩、营养美味、经济价值高,不仅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海外地区也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2018年,我国全国黄颡鱼养殖产量的高达48 万吨,占全国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1.65% ,在单品产量上成功排进前10 名。关于我国黄颡鱼养殖,湖北省 一直保持着“龙头”地位,占全国总产量的28.44% ,其次是浙江 (16.46%)、江西 (11.02%)。小小的一条黄颡鱼,近几年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养殖热潮,发展势头相当强劲。

那么,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之一,黄颡鱼有哪些养殖特点?如何养殖黄颡鱼才能健康高产呢?

了解黄颡鱼,还是要从生物学特征入手

一、黄颡鱼的外观特征

黄鳝鱼属于鲇形 目- 鲿 科-黄颡鱼属 ,吻部圆钝扁平、胸鳍和背鳍均有硬刺、身体青黄且伴有不规则褐斑,这些都是黄颡鱼的标志性特征。

神奇的是,黄颡鱼胸鳍部位的硬刺在活动时还能够发出“嘎吱 ”的声音,如果用手抓住其中一侧的硬刺,另一侧还可以继续发出声音。

▲黄颡鱼的背面观和腹面观

黄颡鱼为什么能发出这种奇怪的声音呢?

通过解剖黄颡鱼的胸鳍骨根部可以发现,胸鳍骨末端与中轴骨相连处是一个半月形的关节 ,该关节外侧粗糙,内侧光滑,抓住胸鳍稍微向外拉扯就可以发出“嘎吱”的声音。因此,黄颡鱼的“叫声”与口腔或 鱼鳔 的震动无关,而是因为胸鳍骨末端关节面的相互摩擦产生的。

▲黄颡鱼胸鳍和背鳍前端的硬刺

另外,黄颡鱼还有4对须,属于触觉器官,能够帮助它们在浑浊的水中找到食物。黄颡鱼的食性很广,尤其偏爱荤食,幼年时期的黄颡鱼喜欢吃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成年以后则以小型鱼虾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在其他鱼类的繁殖季节,黄颡鱼还经常吞食其它鱼类的鱼卵(可能成为敌害鱼种)。

规格大小不同的黄颡鱼在食性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体长2~4厘米 的黄颡鱼,主要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体长5~8厘米 的个体,主要摄食各种水生昆虫和浮游动物;超过10厘米 的个体,除了喜欢捕食各种天然的饵料生物外,还喜欢人工配制的荤腥颗粒饲料。

二、黄颡鱼的养殖特点

作为典型的温水性鱼类,黄颡鱼在6~38℃ 的范围内都能够正常存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28℃ 。与其他鱼类相比,黄颡鱼耐低氧的能力较差,当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在3mg/L 以上时生长体征表现正常,但是低于2mg/L 就会出现浮头,低于1mg/L 时就会大量窒息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增氧。

大型黄颡鱼一般在200~300克 之间,但在自然条件下这种鱼的生长速度非常慢,长到这么大可不容易。初孵仔鱼生长1年,体长可以长到5.6 厘米,体重5.7 克;生长2年体长才9.83 厘米,体重20.6 克;生长3年体长可以达到13.5 厘米,体重36.1 克;生长5年体长17.7 厘米,体重81.3 克。以上数据都是在实验中得到的平均值,这种生长速度显然难以满足养殖需求。

但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饵料充足、营养供应全面、水温控制得当,黄颡鱼基本上在当年就能达到上市规格。

黄颡鱼的人工繁育:高利润、高技术、高门槛

随着黄颡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苗种需求量肯定也会随之升高,因此黄颡鱼的人工繁育也就顺其自然,成为了缺口很大的高利润行业。

1.人工繁育:雌雄鉴别与亲鱼选择是基础

用于繁育的黄颡鱼亲鱼一般来自于良种场或江河、湖泊、水库,也可以在养殖池塘中选育。亲鱼要选择体质健壮、个体硕大、品种纯正、鳍条完整、无病无伤、性腺成熟的2龄以上 个体,雌性重量要达到100克 以上,雄性个体200克 以上。

黄颡鱼的雌雄性状也比较容易区分,雄性黄颡鱼在臀鳍前端有一个突出的0.5~0.8 厘米的生殖突,雌性个体则没有生殖突。另外,雄鱼形体大又长、腹部紧实,雌鱼形体则短而粗、腹部膨大柔软。

▲▲选用的亲鱼规格要大、体质要好

如果还是感觉难以区分,这里再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看腹部小孔的数量。雄性黄颡鱼腹部只有一个开孔,即泄殖孔 ,而雌性黄颡鱼腹部则有两个开孔,分别是生殖孔和泌尿孔

2.亲鱼的培育

在放养亲鱼前要用3%~4% 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 分钟,这是为了减少感染,也是提高繁殖成功率的关键。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公顷放养1800~2300 尾,雌雄比例控制在1:1.2 左右。在每年的3月上旬,需要动用一定的人力将雌雄亲鱼分到不同的池塘单独培育。

在亲鱼培育期间,水温高于15℃ 就可以开始投饵,一般以新鲜的小鱼小虾为主,每天的投喂量是亲鱼体重的3%~4% 。到5月份上旬,每天投喂2次 即可;5月中旬以后,雌雄亲鱼进入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的投喂次数增加到3次 ,每餐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吃完即可。

3.亲鱼的人工催产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催产药物有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排促排卵素(LHRH-A,又叫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以及多巴胺(RES) 等等。这些药物的作用就是代替雌雄亲鱼在自然状态下所受到的生理及生态刺激,2~3种催产药物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在注射催产激素时,雌鱼一般采用两次注射法,第1次占注射总量的 10% ,第2次注射剩余全部剂量,雄鱼只注射一次就可以了,剂量为雌鱼的50%~60%

注射方法有两种:胸鳍基部注射和背部肌肉注射

胸鳍基部注射: 这种注射方法效果更好,但如果操作不慎,对亲鱼造成的伤害也更大。注射时针头插入胸鳍基部2~3 毫米,注射方向与体轴腹面呈45 度,注射药量控制在0.1~0.2 毫升/尾。背部肌肉注射: 这种方法对亲鱼造成的伤害较小,但催产效果也略差。注射时针头插入背鳍下方肌肉丰满处,顺着鳞片向前刺入肌肉1~2 厘米。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并用碘酒涂擦注射口消毒,以防感染。

黄颡鱼鱼卵的人工孵化:脱粘后转入孵化环道

人工受精后,受精卵可自然孵化。成功受精的卵为黄色,表面具有粘性。由于卵的比重比水大,因此在静水中会沉在水底。为减少死卵,孵化期间应用10 毫克每升的亚甲基兰溶液浸泡2~3 次,孵化温度控制在22~29℃ 之间。一般而言,经过56~62 个小时的孵化,受精卵就开始脱膜了。

对于粘性卵,生产上一般采用滑石粉和黄泥浆脱粘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黄泥浆脱粘法

黄泥浆脱粘法: 将黄泥与水按照1:5的比例配制成黄泥浆,20~30万枚受精卵用4~5公斤的黄泥浆脱粘。用手不断搅拌,粘土微粒就会自行粘附在受精卵表面使之失去粘性。黄泥浆搅拌5~6分钟后,将脱粘后的卵粒按照40~60万/立方水体的密度放入孵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即可。孵化环道孵化脱粘后的受精卵: 环道中的溶解氧含量要达到5mg/L 以上,此外池壁要保持光滑,水流速度要保证受精卵能够均匀上下翻动。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清洗一次过滤纱窗,以免部分坏卵堵塞网孔。维持孵化条件2~3天后,受精卵可以孵化出仔鱼了。

接下来就是黄颡鱼鱼苗的培育了(鱼苗标粗与下塘)

1.鱼苗的标粗(中间培育)

刚开始孵化出的仔鱼体质虚弱,往往需要通过一个中间的培育过程来强化体质,增强营养,这个过程被称为暂养、标粗 或者中间培育

▲▲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黄颡鱼幼苗

标粗池一般用小水泥池或者40~50目的网片做成小网箱,每立方水体可以放养1.5万-2万 尾鱼苗,水深维持在0.6~0.8米 即可。为减少敌害生物的侵扰,在入水口要用40目 的纱绢过滤,在后期鱼苗下塘后也是如此。

如果选用网箱标苗,那么深度控制在0.3~0.8 米均可,每立方米放养0.8万-1.2万 尾左右。同时要保证水质清洁,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

2.鱼苗下塘

标粗进行10~15 天后,鱼苗的规格已经达到5-8mm 左右,这一阶段的鱼苗称为“水花”。

鱼苗下塘前的10天,要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在清塘药物的毒性消失之后(生石灰药性失效时间为7~10天 ,漂白粉失效时间为4~5天 ),再将已经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作为基肥,进行肥水工作。

▲黄颡鱼幼龄鱼种

池塘中水色形成、轮虫的繁殖达到高峰期时是鱼苗下塘的最佳时机。鱼苗下塘后食性会发生一系列转变,从原来的幼虫无节幼体到小型枝角类再到大型的桡足类,这些天然的生物饵料完全都是由池塘提供的,因此在养殖前期并不需要投喂人工饲料。

鱼苗下塘10~15天后,基本都能长成1.5~2厘米的稚鱼,被称为“乌仔 ”;鱼苗下塘20~30天后,长成体长3厘米的“夏花 ”——这一阶段的鱼苗就可以开始出售了。

黄颡鱼的成鱼养殖及管理:决定效益的关键环节

每年的3~4月是放养黄颡鱼鱼种的最佳时间,每公顷水面可以放养20克的鱼种3万-7.5万 尾。当然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搭配1500~2300尾团头鲂(体重100克左右)、750~1200尾鳙鱼(体重50克)、3000尾鲢鱼(体重50克)。

注:配养鱼种的放养数量还是以1公顷水面计算,具体放养密度可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确定,以上方案仅供参考。

在以上混养品种中,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团头鲂则可以消灭底栖生物和部分残饵,因此各个鱼种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充分利用池塘的水层空间以及营养物质,使养殖效益达到最大化。

▲黄鳝鱼的混养品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团头鲂、鳙、鲢、黄颡鱼。

黄颡鱼的混养也大有学问,并不是所有的水产品种都适合与黄颡鱼混养在一起。由于黄颡鱼本身是肉食性的,因此像淡水沼虾、淡水螯虾、小型鱼类等并不适合与黄颡鱼混养。

此外,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要坚持“四定”投喂:定位、定时、定质、定量

定位 :饲料每次投喂时的位置要固定,最好投在料台上,不要随着鱼群位置的变动而变化,否则摄食效率会大大降低。定时 :每天早上的7-8点,投喂当天饲料总量的1/3,下午的5-6点,再投喂剩余的2/3,每次投喂30分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投料节奏可以按照“先慢-后快-再慢”的规律进行。定质 :每次投喂时,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根据鱼种实际的生长情况适当加入饲料添加剂、营养强化剂、诱食剂等。定量 :每天的投料量根据水温、天气、鱼苗规格等灵活调整,吃料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如果吃料速度减慢,就要及时检查原因,尤其要注意检查是否发生了细菌性肠炎等病害。

总结

黄颡鱼在我国各大城市有很高的需求量,近年来全国的养殖产量也在不断升高,市场价格也一直相对坚挺,总体来说有着很不错的养殖前景。在大宗淡水鱼跌成“白菜价”的当下,黄颡鱼无疑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黄鳝鱼养殖前景广阔。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黄颡鱼的生态养殖及混养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全雄黄颡鱼等优良品种也得到大力推广,苗种培育也因此成为了近年来新兴的暴利行业。在养殖过程中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经验,坚持做好科学投喂与管理,想要获得高产能、高效益还是大有希望的!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

关于黄颡鱼的养殖前景,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水产养殖# #黄颡鱼# #饲料# #三农# #​我要上头条#

相关问答

黄骨鱼养殖技术-土流网

[最佳回答]养殖黄骨鱼池塘水深要保证在1.5米以上,采用泥沙质底,保证排灌方便、水量充足,提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在晴朗天气投放鱼苗,可搭配其他鱼苗投放;用...

黄骨鱼要怎么养?-九州醉餐饮网

[回答]黄骨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喜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黄...

黄骨鱼养殖技术?

黄骨鱼一般指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骨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

黄颡鱼养殖技术?

1、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最好选择在没有污染,交通方便,水电便利的地块最适合搭建池塘,养殖的池塘也可以使用废弃后的家禽用的池塘,养虾,养蟹,这样的废弃池塘都...

黄颡鱼养殖技术?

在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为:(1)网箱设置:网箱由聚乙烯制作而成,网衣网目一般要求...

谁知道黄骨鱼怎么养?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也叫黄辣丁或者黄腊丁。1.生活习性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颡鱼,...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黄骨鱼有没有生病现象?

1、池塘条件(1)黄骨鱼的成鱼养殖对池塘有一定的要求,池塘内需保证水深在1.5米以上。(2)保证面积在3到5亩之间,池塘最好采用泥沙质底。(3)塘内要排灌方...(...

在辽宁东北地区气温温差大该如何养殖黄骨鱼呢鱼苗5公分左...

你好!首先,你要了解黄骨鱼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生存温度,方能有对策呢。黄骨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

水库黄骨鱼养殖技术?

黄骨鱼是一种种类很多分布水域很广的淡水养殖鱼类,对生长环境要求很低,生存能力很强,因此一般的江河湖以及农户们自家的淡水池塘都是可以养殖的,同样的,它也...

其他地区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日常管理:保持水的清洁度,高密度养殖需增设增氧机。养殖成本:养殖一亩黄骨鱼一年的成本大约在2.5万元左右。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定期加注新水一、黄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