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养猪的?

无“豕”不成家。猪和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换句话说,没有猪就没有家庭、就没有人生(少数民族除外)。

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时代,老百姓已经有饲养家畜的习惯,河姆渡文化遗存中发现的陶猪很有特点,猪吻突出,四肢短小,逼真形象。到了秦汉时代,猪已经成为社会地位、身份、财富的象征。尤其是在西汉景帝刘启的汉阳陵外葬坑,发现了包括陶猪在内的大量陶制家畜。陶猪体肥膘厚,憨态可掬。用陶猪丛葬,是西汉“视死如生”观念的写照。皇帝生前享有的荣华富贵,死后也要拥有。

“小豕拱爬大豕眠,凡尘万事食为天。家肥屋润丁财旺,六畜排行我最前。”猪显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动物了。

而从驯化野猪到饲养家猪,古人是怎样养猪的呢?

远古时代,先民以打猎为生,野猪是果腹的重要食物。然而,猎杀回来的野猪入不敷出,圈养野猪成了当务之急,也成了生活必须。

野猪以食草为主,饲养成本低下。圈养野猪很快流行开来。然而,以食用为主的养猪行为很快遇到了新问题。“豕曰刚鬣”,野猪毛长皮厚,牙齿锋利,生长期短,繁殖快。

如何破解野猪驯化问题?

商周时代开始对猪进行阉割,是驯养野猪的关键性突破。果然,《易经》中说,“豶豕之牙,吉。”意思是割了性器的猪温顺多了。《礼记》中记载“豚日腯肥”,野猪被阉割后,长得臀圆膘肥。

技术革新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

商周之后,家养猪成为时尚。在《诗经·小雅》中,“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意思是白蹄子的野猪淌水过河。而到了公刘时代,则“执豕于牢,酌之用匏”,意思是宰杀圈里的家猪做成佳肴美味,用瓢酌满美酒进行庆贺。

养猪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马要单放,猪要圈养。为了提升养猪效率,西汉时代养猪方式由放牧散养向圈养转化。多年来,我们在多个西汉墓葬中出土了陶猪圈。圈养既积肥,又高效。

在实践中,汉代老百姓发现猪种非常关键。在方以智所的《物理小识》中提到:“短项无柔毛者良,一厢有三牙者难留。”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圈养效果,老百姓开始优育优养。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养猪?如何养好猪?东汉以后,三国魏晋时代,圈养技术日益成熟。那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圈不厌小,圈小肥疾;处不厌秽,泥秽得避暑。已经掌握因为季节不同,如何更好地把散养与圈养结合起来,已经注意到穹冬春初的糟糠饲养和春夏草生的放牧。

这时候的养猪技术一直影响到后世。

到了唐代,养猪甚至成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诗人王绩羡慕阮籍、嵇康式的率性生活,禁不住慨叹“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田家三首》)是呀,看着猪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人生的况味禁不住涌上心头。

在唐代,养猪成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人还因此过上了幸福生活。其中,洪州因猪致富,所以称猪为“乌金”。百姓养猪,朝廷也设立养猪场,存栏数量达到了数千头。这时候,养猪已经形成了产业。

到了宋代,养猪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出现了集群化养猪的苗头。“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头者。”《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光是保障首都开封的猪肉,每天达到一万头之多。

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猪的深加工也由这时候开始。《蒸猪肉诗》(宋代蜀寺僧)详细描述了猪肉烧法,“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人和嘴没有仇,民以食为天呀。苏东坡辗转各地,见多识广,遍偿美食,尤其喜欢吃猪肉,他提出了文火少水慢煮的基本做法,发明了流传甚广的“东坡肉”。

元代倡导农桑,养猪很是普及,浮萍水藻已经作为养猪饲料。那时候,牛、羊、猪等在江浙一带很是常见。

有意思的是,猪在明代遭受了一次无法回避的劫难。“朱”“猪”同音,皇帝不愿意了。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四年,朝廷下令不得养猪,违者一律充军。一时间,杀的杀,卖的卖,弃的弃,猪差点绝种。好在有人挖出地穴偷偷饲养,才给猪留下了香火。

清代结束了人和猪的仇冤,养猪一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猪,滋养了身体,“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国语》);猪,颐养了精神,“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猪,被人赞扬,“喜怒哀乐不形神”等等。

养猪还真是历史悠久。

古代农民养殖六畜,为何中国人偏爱猪肉?原因有这5点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有历史记载开始到晚清时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中国古代的税法、田制无不跟农业生产相关。

古人豢养的牲畜有很多,古人将其总结为六种::马、牛、羊、鸡、犬、豕,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六畜。

古人虽然养殖六畜,但仿佛只对豕,也就是猪最为偏爱。至今,猪肉依旧是中国人饭桌上最主要的肉类之一,这是为什么呢?总结起来有5点:

1、产量高

六畜中,养猪的产量最高。羊、鸡、狗比猪的体型小,产肉量也小。有人说马和牛的体型大。不过,马和牛都是一胎,而猪的产仔量能达到十几只。又有人说了,十几只的产仔量是现代农业技术的成果,古代是不可能的。但是,家猪是野猪进化的,一只野猪的产仔量都在六七只,古代家猪的产量绝对不会比这低。

虽然古达家猪不如现代的产仔量多,但是对照马和牛要多很多了。更何况家猪的孕期也就一百多天,而牛是猪的近3倍,马更是3倍以上。所以,固定时间范围内,猪的产肉量是最高的。

2、价格低

产量高的结果必然会导致猪肉的价格会相对偏低。就现在市场上来看,猪肉的价格也要比牛肉便宜很多,虽然鸡肉的价格有时候会比猪肉还便宜,但是如果全民吃鸡肉,恐怕就供应不上了。

3、农耕民族的惯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分国家,但是主体还是汉族人。汉族人都是农耕民族,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种粮了。这就导致了没有更多的地方种植牧草,因此无法大量的养牛,养马。而猪就不一样了,猪是杂食性动物,不仅能够适应各种食物,还能吃掉人们的残羹剩饭。

4、脂肪多

长久以来,油脂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古代中国,人们吃的油主要是动物油脂,植物油也只有芝麻油,也叫胡麻油。大豆油是很久以后才出现的。而相对于其他牲畜,显然猪的脂肪产量要高很多,时至今日,猪油也是很多家庭做饭的首选。猪油渣是农村人最怀念的童年味道。

5、无限制条件

说到养殖牲畜,就要提到古代的一些政策。长时间内,牛是重要的农耕工具,马是重要的战争工具,并不是想养就养,想杀就杀的。而猪就不一样了,猪并非战略资源,也不能帮助耕作,因此吃猪肉也就成为了中国人的首选。

除了上述5点之外,其实还有一点,就是中国人太会做菜了。东坡肉传到现在都上千年了,依旧经久不衰。上千年传下来的味道,也是人们对猪肉偏爱有加的原因之一。

相关问答

养金鱼为啥还有古法养殖?

古法养金鱼,可以说就是最接近生态养殖。金鱼和鱼器之间,相得益彰,鱼儿悠闲其中,使得养金鱼不光是一种欣赏,更是一种中国古老文明的传承!源于网络图片所谓的古法...

中国古代农业为何能领先世界3000年?

一、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信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新婚大喜,新人叩拜的第一项就是“一拜天地”。土生万物,地发千祥,中华...古代...

农场古时候叫什么?

农场,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中国古代叫做庄园。包括有住所、园林和农田的建筑组群...

中国古代农民养六畜,为何只偏爱吃猪肉?

中国古代农民养六畜,为何只偏爱吃猪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有历史记载开始到晚清时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中国古代的税法、田制无不跟...

中国古代是如何利用海洋生物的?

中国古代利用的海洋生物主要有海洋鱼类、以虾蟹为主的海洋节肢动物、以贝类为主的海洋软体动物、以海龟为主的海洋爬行动物、以鲸豚类为主的海洋哺乳动物、以海带...

古代人粮食产量不高吃不饱为什么不捕鱼吃?

首先中国是个大陆型的国家,虽然也有靠海或者江河湖泊的地方,但是那些地方占得面积并不大,所以中国根本还是个农业型的国家,渔业资源也并不丰富,古代的造船技...

当初宋朝失去战马养殖地,是应该选择岁币换和平还是用战争解决边患?

北宋似乎是个屈辱的朝代,被人称为“弱宋”,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败多,多次向侵犯自己的游牧民族进献岁币,那么令我们疑惑的是,为什么北宋宁愿缴纳岁币来换取和平...

养殖牛羊叫什么名字?

犇曦养殖常犇由三个牛组成,三在古代代表着数量的多,不是具体的三个,是多个,三个牛代表家畜兴旺。曦代表着阳光,象征养殖场的蒸蒸日上和阳关绿色。而且曦字...

古代没有农业学校,人们是怎样学会耕田种地的?

我来回答。这个问的实际上就是我国古代的农业推广史。我国古代把农业教育,推广称之为稼穑,劝农,课桑。古代虽然没有农业学校,但一是有专管农业的官职,二是地...

历史上,古人有没有遛宠物的事件?

当然有了!养宠物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驯养动物的记载。《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gǔ]。有兽焉,其状如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