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减贫12.07万人,规划“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布局,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将伐木人、狩猎者变成了护林员、护鸟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德宏州各族干部群众书写了脱贫攻坚的精彩华章。
数说成就
各族群众携手共建全面小康社会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六个精准”要求,坚持精准施策、尽锐出战,构建起整体联动、协调并进、逐一突破的攻坚格局。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9.43亿元,举全州之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书写了德宏边疆各族群众携手共建全面小康社会的精彩篇章。
关璋幸福小学放学的孩子们
5年减贫12.07万人
近年来,德宏州委、州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全省率先组建州、县市和乡镇三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形成全州上下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协调推进、全面落实、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全州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多次深入挂联点调研指导、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走访,围绕“理论政策宣讲、访贫问苦、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督促基层健全脱贫攻坚机制、纠偏纠错、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落地”等6项具体任务。严格落实“部门定点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相关要求,全州25185名干部实现对39158户15248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帮扶全覆盖。
5年来,累计向全州336个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5600人次,每年坚持对县市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副总队长,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工作队员培训全覆盖。经过持续奋战,德宏州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2.07万人实现脱贫,4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通过完善“一户一策”,确保户户清。按照“户户达标”的要求,认真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精心编制“一户一策”方案,确保未脱贫户达到脱贫标准,已脱贫户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不返贫。以种养业或其他经营性项目为主的家庭生产经营良好,有稳定的增收产业和增收渠道。全面对标对表,确保村村清。认真对照贫困村7条标准,做到所有建制村达标。目前,德宏州336个建制村均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通电、通水、通邮、通宽带网络、通广播电视信号,卫生室、学校建设全面达标,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面消除。全面加大问题整改,确保事事清。及时制定出台《德宏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完善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的意见》,强化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帮助。
陇川县蔗农抢收甘蔗
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走进芒市勐戛镇大新寨村,第三村民小组副组长陈有光正在打理着自家养的蚕宝宝。
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化小蚕共育基地+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产组织模式和“科技特派员+公司技术人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示范推广模式,德宏州有效打通和落实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使桑蚕产业成为地方脱贫攻坚主要支撑产业。
“除了蚕桑产业外,德宏立足资源禀赋,认真规划‘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咖啡、坚果、肉牛、烟草、粮食、蔗糖、茶叶、果蔬、中药材等其他重点产业,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全覆盖。”德宏州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从“稳岗就业、交通补贴、生活费补助、劳务输出补贴、创业贷款、扶贫车间建设”六个方面支持就业扶贫,全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2016年至今,德宏州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3万余人次。通过产业就业扶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末7917元上升到2019年末11409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十三五”以来,全州共实施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13642户,非“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20458户;全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61个,打造了300多个美丽乡村。
德宏州在教育帮扶中实施“两个全覆盖”,即:帮扶“覆盖全体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从学前到大学教育全过程”,学生奖、贷、减、免、补教育帮扶政策全面落实,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不因贫失学、不因学致贫。
截至目前,德宏州共投入资金21.12亿元,新建校舍116.98万平方米,新建运动场57.5万平方米,购置设备11.6万台/件/套,购置图书64.45万册,新建和改扩建了280所中小学,确保了每一名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到校读书。同时构建学校、家庭、乡村组织、社会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面开展“四查三比对”工作,健全学校线和政府线“双线”,县、乡、村、组“四级”的联控联保责任体系,依法有序推进依法控辍保学“四步法”。目前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零辍学”。
各族群众携手共建全面小康社会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盈江县石梯村位于中缅边境,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近年来,石梯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调整种植结构和完善护林管林机制,变“光头山”为“绿水青山”。打造品牌吸引游客到石梯观鸟休闲,促进民宿、餐饮等服务业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石梯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脱贫致富“双赢”的发展路子。
“十三五”期间,德宏州累计投入森林生态效益、天然林停伐补助和生态护林员选聘等生态建设资金5.45亿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7万户次,补助资金1.2亿元,带动1万余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实现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机结合。同时,将伐木人、狩猎者变成了护林员、护鸟人,组织开展以观鸟、观猴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使贫困群众从中受益;加大林下资源综合利用,种植石斛、草果等林下经济作物万亩,加强对贫困群众林草技术推广,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亮点
瑞丽: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
瑞丽市42家商(协)会和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与全市29个行政村签约结对,在全省率先实现结对帮扶行政村100%全覆盖。
自2016年启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来,商会、协会参与帮扶社会资金累计投入1037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300余人次,为99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月均增收2500元。通过“教育基金”和校企联盟办学等方式,扩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资助力度。累计发放助学金近400万元,扶持贫困家庭学生688人,发放“产业发展基金”153万元,开展产业帮扶项目40多个。
同时,重点向贫困家庭的高校学生、重病患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特困人群倾斜,通过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方式,使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畹町长合商贸有限公司累计出资436万元,在教育、发展产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和工作,带动200余户贫困群众脱贫;德宏州福建商会累计出资131万元,持续开展捐资助学、发展产业、完善村组基础设施;景成集团、德龙集团、嘉福房产等企业和个人,出资226万元扶持学生584人。
陇川:示范引领精准施策
陇川县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通过示范引领、培育产业、改善条件等举措,闯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之路。
近年来,陇川县累计抽调1174名精兵强将,选派15名乡镇队长、232名第一书记派驻扶贫一线,带领各族群众共谋发展。先后有46名先进个人和陇川县人民检察院等8个集体获省、州表彰,并培养138名“双带”党员,创建26个州级党建示范点。采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围绕“蔗园+糖厂+食品加工+有机肥厂”产业链,开辟出一条“甘蔗变白糖、糖蜜变酵母、酵母废弃物变有机肥”闭合循环的绿色产业链。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围绕“桑园+蚕茧加工+纺织制造+丝绸织造+服装制造”产业链,创造出“桑叶变蚕茧、桑条变菌包、菌包变农肥”的绿色经济链。利用口岸物流+进出口产品加工,引导沿边农村居民参与边民互市贸易,开辟增收新路子,实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617户,实现C、D级危房全面消除。建设通村通组道路1098.74公里,全县9个乡镇通油路,774个自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开通乡镇、村客运班线车24条,行政村100%通班车。累计开发就业、公益性岗位666个,举办招聘会41场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5.5万余人。依托主导产业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建成8个扶贫车间。积极推动优质农特产品进机关单位食堂,助推消费扶贫,全县共认定扶贫产品供应商10家15个产品。建成15个集中安置点,2034户7925名群众搬出穷窝,全县35个贫困村和34461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梁河:产业就业两手抓
2014年以来,梁河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产业就业两手抓、两手硬,成效显著。
2014年以来,全县共投入产业帮扶资金3.7亿余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41亿元,重点发展粮食、畜牧、茶叶、烤烟、甘蔗等主导产业,鼓励发展蚕桑、食用菌、油茶、滇皂荚、中药材、果蔬等特色产业。采取外引内培,引进中粮集团、上海联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民生养殖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培育本地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搭建“企业+基地+其他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企业+基地+贫困户”“村党组织+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实现新型经营主体、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益三保障。2014年以来全县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567户30943人,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享受到产业项目帮扶,产业帮扶覆盖率达100%。
就业方面,组织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挖掘机、养殖、创业、电商、电工电焊等技能培训,共培训建档立卡户劳动力14542人次。在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招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大学生公益性岗位70个,深化与上海青浦等地对口帮扶劳务协作,在上海青浦区设立稳岗就业服务站,在县乡设转移就业服务站,每个行政村和易地搬迁点安置一名就业信息员,搭起转移就业服务网。先后组织招聘会16场次,提供招聘岗位1.3万余个,现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1269人;通过外转和内转几个一批帮助,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9307人次。
各族群众携手共建全面小康社会
特写
五和家园新气象
初春,盈江县旧城镇五和家园家家户户的民居上竖起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五和家园居住着傈僳族、景颇族、汉族、阿昌族、傣族共5个民族,规划面积301亩,规划设计共26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纳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94户。建有居民居住区、农特产品加工与交易区、养殖区、民族团结小广场、观光农业区等。
“我们受到泥石流灾害而搬到现在的居住地,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搬迁后,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等各方面都得到极大地提高。”汉族村民王维三说。五和家园党支部书记赵兴文介绍,搬迁后,乡亲邻里你追我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家家户户干劲足了。
五和家园,户户开墙透绿,没有高高的围墙,没有人心的隔阂,5个民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交流和融合,5个民族乡亲邻里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合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精神家园,展现出“民族亲、人心齐”的动人画卷,呈现出和谐共融的美好景象。
三台山披上绿装
德昂族是德宏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三台山也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德昂族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
这几年,德昂族群众大力发展坚果种植,三台山的山山洼洼全部披上了绿装。全乡目前已种植坚果3000多亩,达到人均5亩,改善了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果按每亩5000元的保守估算,纯坚果年收入达2亿元……”全国劳模、三台山致富带头人苟有生在现场教学时说。
此外,当地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德昂族乡的发展,多次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推进农村带头人培养工程。大力发展澳洲坚果、西番莲、肉牛、民俗文化旅游等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文章,建成了澳洲坚果、甘蔗种植、肉牛养殖党员示范基地。同时,培养了一批产业发展党员示范标兵。
截至目前,全乡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个,合作社组织入社457户1828人。2019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3元。
云南网记者 管毓树 通讯员 罗仁严 辛国杰 李天义 摄影报道
相关报道: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昆明:决战贫困不负人民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曲靖:凝心聚力跨越发展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玉溪:巍巍哀牢书写传奇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保山:接续奋战振兴乡村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昭通:感恩奋进决胜乌蒙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丽江:压实责任砥砺前行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普洱:牢记嘱托绿色发展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临沧:开拓创新干在实处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楚雄:攻坚克难精准务实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红河:尽锐出战逐梦小康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文山:壮乡苗岭气象一新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西双版纳:特色产业富民兴州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大理:久久为功圆梦苍洱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德宏:固边兴边书写华章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怒江:上下同心跨越千年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迪庆:团结奋斗共同富裕
云南德宏芒市养殖竹鼠的人不少,但是和汤绍林一样大规模养殖的人却不多。作为轩岗乡芹菜塘村一名普通农村党员和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不仅通过竹鼠养殖摘掉了自己头上贫困户的帽子,还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26户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起了竹鼠养殖,让合作社的群众增产增收,于2018年获得了全市“光荣脱贫户”的荣誉称号。
汤绍林养殖技术过硬,周围的人还给他起了个“汤竹鼠”的外号,算得上当地名副其实的“竹鼠王”。
“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记者来到汤绍林的养殖基地时,汤绍林正在给竹鼠喂食。在用光滑地板砖围成的小隔间里,竹鼠们或独居或两个合居,或是竹鼠妈妈带着几只出生不久的小竹鼠共同生活。它们浑身圆滚滚的,特别招人喜爱。
据汤绍林介绍,竹鼠虽然称鼠,但是个头却比老鼠大多了。成年竹鼠能够长到3、4斤,胆子很小,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如果发现有人在旁边看着它们,它们便会停止进食;等人离开了,才会重新进食。“它们主要以竹子、甘蔗、玉米为食,养殖的时候要注意防止气温过高,也要注意疾病防控。”说起竹鼠的养殖注意事项,汤绍林如数家珍。
“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汤绍林告诉记者,别看自己现在说起竹鼠养殖头头是道,其实前些年也走了不少弯路,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2012年,我开始养殖竹鼠。当时,我看到竹鼠肉质鲜美,市场价格也很好,于是就动了心想要养殖。2013年,我一次性就养殖了500多只竹鼠,由于不懂技术,竹鼠得了肠胃炎,死了几百只,最后只剩下70多只,损失将近14万元。好在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方面资助了我6000元钱,另一方面又为我提供了竹鼠养殖技术指导。在家人朋友的关心支持下,我重整旗鼓,想着既然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成功。”
近年来,汤绍林一边养殖竹鼠、豪猪,一边做木材生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从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跃成为乡里乡亲眼中的能人。
“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2014年,汤绍林脱贫以后,继续发展竹鼠养殖,竹鼠事业越做越大。自己日子过好了,技术也成熟了,汤绍林就琢磨着想为村民做一点事。2017年,德宏州残联和芒市残联共同出资156000元,扶持残疾人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寻求汤绍林支持。汤绍林一口答应了下来,带领着20多户村民开始了竹鼠养殖,为他们选择优质竹鼠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当时,农户们刚开始养殖的时候,我每半个月都要转到各养殖户家里去看一看。他们技术熟练以后,我才慢慢地减少了到养殖户家里的频率,但是现在只要他们打电话我还是会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汤绍林告诉记者,家住筠竹园村委会华塘新村的谷学明就是这个项目的扶持人之一,受益于竹鼠养殖,今年他家已经卖出了30多只商品竹鼠,收入7000余元。
“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当记者跟着汤绍林来到谷学明家时,谷学明的妻子向汤绍林咨询了竹鼠下了儿不领的问题。汤绍林检查竹鼠的情况后说:“这种情况应该是缺乏营养所致,你准备一点熟豆粕喂他,应该就会有所改善了,如果还是不行就要考虑出售淘汰一批了。”
这样的技术指导对汤绍林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这几年来,他总结了一套竹鼠养殖疾病防控经验,俨然成为了竹鼠养殖领域的半个专家。除了对自己带动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汤绍林还对竹鼠出售困难的农户进行了帮助,仅仅2019年9月至11月中旬,汤绍林就帮助农户销售了139只竹鼠种苗,200多只成年商品竹鼠,为村民带去了6万多元的经济收入。
“竹鼠王”带领村民奔小康
“竹鼠养殖效益不错,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每只成年商品竹鼠的利润都能达到100元左右,竹鼠苗的利润能达到每只70元左右。今年我光靠卖商品竹鼠和竹鼠种苗就获得了6万多元的利润。现在我自己养殖的还未出栏的竹鼠加上带动农户发展养殖的竹鼠,虽然将近还有1700多只,但与市场需求相比,数量还是太少了。现在养殖技术成熟了,竹鼠也供不应求,我就打算着带领大家扩大养殖规模,只有规模上来了,效益才会更加明显。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下一步我准备学习瑞丽户瓦‘村官鸡’的做法,将竹鼠屠宰后用真空袋包装,同时再配上佐料包,让消费者购买了以后直接就能烹制,品尝到竹鼠这道美食。”说起未来的打算,汤绍林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
汤绍林说:“对我自己来说,践行初心就是踏踏实实把竹鼠养殖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竹鼠养殖,让乡里乡亲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把日子过得更好”。
云南网通讯员 张崇喜 记者 李沛昀 摄影报道
相关问答
云南省德宏州暂时没有人从事养殖蚯蚓。虽然网传蚯蚓售价高,却从未见有人收购,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没人敢贸然从事养殖蚯蚓。云南省德宏州暂时没有人从事养殖...
[回答]需要。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向国土部门申请养殖用地和备案,取得备案后带上办齐全的证件到工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法律依据:根据《个体工商户条...
1芒市和荣养牛场2永德县翟成军养牛场3腾冲市有维养牛场4陆良县自岗养牛场5南华县绍华养牛场6永德县浩兵养牛场7耿马丛保养牛场8永德县罗发兴养......
山东鲁泰珍禽养殖园。中国最大孔雀养殖基地山东鲁泰珍禽养殖园成立于1997年,目前公司占地总面积为500亩,员工80人,投资规模6000万元,有专业繁殖饲养场五...
[回答]健公司虚构事实,并且是病牛和商品牛,夸大养殖效益,误导投资人,全中国的种蜗牛都是1到2元,你怎能能卖15元,不是骗人是什么去年买过两只,60一斤,自己...
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个人认为养好海子牛,必须先去了解海子牛,那我就先一一介绍海子牛!海子牛,水牛个一种,分布勒拉南通东部沿海一带。子牛,渠祖先是亚...夏...
[回答]螃蟹是我自己比较喜欢吃的一种海鲜产品,每次去超市里面的话,我都会买很多,在这个地方的话,我们要想吃到比较好一点的螃蟹,最好就是去养殖基地,大量...
光喂草料的话,营养利率不高,长骨不长肉!草食动物,也得搭配其它饲料才行,体能及营养补充才能够健全健壮,比如——一,旱地山坡上的植被以干物质纤维素之多...可...
农业助手团队:作物栽培类硕博团队,专注种植技术研究与传播,请点击右上角“关注”!适合种植区域:柠檬又称为益母果、柠果等,味酸富含维生素,是各种食品等...由...
高铁多少米内不能养殖房产纠纷1280公墓建在公路旁违法的吗?土地纠纷1070你好,我的住宅区是28层的房子,我住在8层,现在正在装修。瓷砖刚铺好,住宅区厕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