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刺鳅( Mastacembelue armatus)在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俗称辣锥、猪姆锯、石锥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酷渔滥捕和江河环境污染,野生资源枯竭。大刺鳅被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0年以来,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大刺鳅池塘驯化养殖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取得了可喜进展。现介绍其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
1、人工繁殖
(1)鱼的选择:在每年4~8月份的生殖季节,选择成熟的亲鱼进行催产。其中,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生殖孔大而凸出;雄鱼则身体较雌鱼略长,生殖孔微呈粉色,人工挤压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雌、雄鱼按111的配比进行催产。
(2)催产催产药物采用或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黄体激素释激素类似物(LHRH)。药物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溶解,注射剂量按鱼体重0.5mL/kg计算,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注射使用两针法,第一针注射剂量为总量的1/5,第二针注射剩余部分的剂量,间距24h。雄鱼用药剂量减半。水温20~25℃时,效应时间为36-48h
(3)产卵池和鱼巢的准备:药物催产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交配产卵池一般使用面积在50~100m2左右的水泥池,水深1.2~1.5m,池水使用80目的网片过滤。催产前,在水泥池中设置以质地柔软、新鲜无毒的水葫芦、水花生等做成的人工鱼巢,以供亲鱼发情产卵,鱼巢放置数量为1~2个/m2。亲鱼发情产卵时,产卵池周围一定要保持安静。人工催产后,大刺鳅亲鱼会自动发情配对,在鱼巢中进行产卵,严卵后卵粒遇水即具有黏性,可黏附在鱼巢上面。亲鱼产后取出鱼巢进行孵化。如果进行人工授精,则采用干法受精。
(4)受精卵的孵化:亲鱼产卵后,要及时将受精卵收集而放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池以面积为4~6m2的水泥池为宜,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0万~1.5万粒/m2。孵化过程中,注意防止水霉;孵化期间,尽量保持水温18~31℃,最宜水温20~28℃,变幅范围应控制在2℃左右,并且每天更换新水3次,保证水质清新,溶解氧丰富(溶解氧含量不低于4mg/L)
2.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采用水泥池培育,也可直接用孵化池培育,放养密度3000~5000尾/m2,刚孵化的鱼苗,全长3~4mm,腹部有一膨大的卵黄囊,体质较弱,活动能力差,侧卧池底,在3~4天内以自身卵黄囊为营养来源,不必投喂。5天以后,鱼苗的卵黄囊完全消失,开始主动摄食。鱼苗初期,主要投喂丰年虫幼体或小型枝角类,每天投喂4次;鱼苗经过8~10天的培育,体长可达1.5~2.0cm,体色转黄,此时可投喂切碎并经消毒的水蚯蚓;经过30天的驯养,鱼苗体长达2.5~3.0cm,开始成群见食,体色变黑。有期间,每天适当换水充气,且用胶管虹吸池底的排泄物,保证水质清新。随着个体增大,对饵料生物、溶解氧等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此时应及时分池转入鱼种培育阶段。
(2)鱼种培育:根据实际情况,鱼种培育可使用土池或水泥池。其中,使用水泥池培育时,培育池面积一般在20~40m2为宜,池深60~80cm,且排灌水方便。鱼苗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等消毒清洗培育池,然后贮水即可投放鱼苗。投放的鱼苗必须同一批次、规格一致,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m2因为在水泥池中培育,池水中天然饵料生物严重不足,所以必须投喂人工饲料,小规格鱼种时投喂切碎消毒的水蚯蚓,个体增大后可直接投喂水蚯蚓。当规格达全长8cm以上时,则开始驯化摄食鱼糜,经过5~7天的驯化可完全摄食鱼糜(冰鲜鱼浆)。如果由于冰鲜鱼来源困难,还可驯化摄食鳗鱼饲料。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少量多餐,并提供充足的饲料供其摄食,同时注意定时、定位、定量投喂。日常管理中,由于投喂大量的鱼糜会败坏水质,所以要经常巡塘,观察水质,如发现水质变坏则要及时换水,一般采用先排后灌,换水量为池水的1/2左右。另外,可在池中放入占水面1/2左右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同时可供大刺鳅鱼种隐蔽。
(3)适时分级分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大刺鳅鱼种在规格上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当差异较大时,要特别注意及时过筛、分级、分养。
3.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一般采用精养方式
(1)池塘要求:一般以土油为好,池塘面积一般为607~1334m2,池水水深1.5m以上,塘基高出水面50cm以上,池底淤泥少,池塘排灌方便且四周环境安静。池塘内种植1/5左右水面的水葫芦、可以调节水质和为大刺鳅隐蔽遮阳。鱼种下池前,以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然后贮水,待药物毒性完全消失后才可以放入鱼种。
(2)鱼种放养:一般在每年5~6月份投放全长5cm以上的鱼种,要求投放的鱼种同一规格,一次投放足量,鱼种体质健壮。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667m2。经过8~10个月的养殖,成鱼平均个体达200g以上,即可收获上市,每667m2产量一般达250~300kg
(3)饲料:大刺鳅为杂食性鱼类,目前人工养殖大刺鳅主要投喂冰鲜鱼,经过人工驯化后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但要注意的是:要求冰鲜鱼的质量应比较好,不要腐烂变臭,否则容易引发细菌性疾病。
(4)日常管理:因为养殖密度较高,所以要求经常加注新水,防止因大量投喂饲料而导致水质恶化;在雷雨天气,要及时巡塘,检查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大刺鳅跳逃和池水漫池;做好饲料的保鲜工作,确保饲料新鲜,不腐烂变质,同时投喂要做到“四定”;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每隔15~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水1次,以调节水质,如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
文案|浩
编辑|青袍御史
大刺鳅是一种淡水鱼类,属于刺鳅科。它也被称为蛇鳅或箭鳅。大刺鳅广泛分布于南亚地区,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地。
近年来,由于江河环境污染、大规模采沙以及酷鱼滥捕等经济活动的影响,大刺鳅的自然生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大刺鳅野生资源的数量大幅减少。
在鱼市场上,大刺鳅被视为较高档的淡水鱼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市场价格一般在150至200元/千克左右。这样的情况使得大刺鳅的保护和人工养殖变得尤为重要。
1.池塘建设
养殖大刺鳅的池塘最好选择黏性底质的土池,或者略带砂砾底质但保水性能较好的土池。池塘的光照应良好,四周不应有大型树木遮挡。
池塘的规模应该规整,最好呈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在5∶1至3∶1之间。池塘的面积应在3至5亩之间,池深应保持在2至2.5米,水深应保持在1.5至2.0米。池塘底部的淤泥或砂砾厚度应小于等于15厘米。
2.水源选择
在养殖大刺鳅时,最好选择水质良好的山泉水、溪流水或深井水作为水源,水温应保持在15℃以上,最适宜的水温范围为22℃至28℃。同时,水源的流量应稳定且充足,以满足养殖的需求。
在将养殖用水引入养殖场后,必须进行沉淀和过滤处理,以确保水质的清洁和适宜性。沉淀能去除悬浮的固体颗粒,而过滤则可进一步去除细小的杂质,确保进入养殖池的水质干净。
为了维护水质的稳定和清洁,还应注意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及时采取必要的调节和处理措施。保持适宜的水质环境对于大刺鳅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3.设备要求
养殖大刺鳅所需的池塘设备包括增氧机、发电机、越冬温棚和加温设备等。对于每3至5亩水面的养殖场,建议配置一台功率为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和罗茨风机,以确保全天候开启增氧设备,保持池水中充足的溶解氧含量,促进大刺鳅的生长和健康。
增氧机和罗茨风机是关键的设备,能够提供持续的氧气供应,为大刺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适当的氧气含量有助于增强鱼类的免疫力,改善水质,减少有害气体积聚,并促进鱼类的新陈代谢。
养殖场地必须配备发电机,以防止停电造成缺氧和其他不良后果。发电机的存在可以提供备用电源,确保养殖设备的正常运行。
1.池塘准备
在养殖池塘经过清淤和暴晒处理后,应将水加至0.5至1.0米深度。根据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的比例,使用100至150千克的生石灰均匀撒播于整个池塘,以杀灭池水中的病菌和有害生物。
根据养殖面积确定适当数量的投饵台。这些投饵台应均匀分布在池塘一侧,沿着池塘的长边方向设置。相邻投饵台之间的距离应在3至5.0米之间。投饵台应该沉入水下,并与水面保持距离50至80厘米。
2.鱼种选择
在养殖大刺鳅时,建议到正规的苗种繁育基地购买所需的鱼种,以确保品质和健康。选择规格均匀、健康有活力的鱼种,并确保它们已经经过驯化,能够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一般来说,鱼种的规格应该在全长6至8厘米之间。这种规格的鱼种适合投放到养殖池中,并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生长潜力。
可以适当套养一些鲢和鳙鱼种。这样做有助于调节水质、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并且能够提高产量和效益。鲢和鳙鱼种的选择应考虑它们与大刺鳅的相容性,并且在养殖环境中起到协调作用。
鳙鱼
3.鱼种放养
为了提高大刺鳅的成活率并减少鱼种受伤的风险,最好选择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之间进行放养。这个时间段内,水温相对稳定,能够保持在22℃以上,有利于大刺鳅的适应和生长。
在运输过程中,最好采用氧气袋充氧的方式,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到达养殖池后,将装有鱼种的氧气袋放置在养殖池水面上,进行水温调节。
需要确保袋内水温与养殖池水温基本一致,温差不超过±2℃。一旦袋内水温适应养殖池的水温,才可将袋内的鱼种放入养殖池中。
在鱼种下池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0.045毫克/升浓度的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浸浴处理,浸浴时间大约为3分钟左右。每亩养殖池可以放养3000至5000尾全长为6至8厘米的大刺鳅鱼种。搭配规格为全长15至18厘米的鲢和鳙鱼种各50尾。
优质的大刺鳅苗种经过驯化后,可以完全适应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选择饲料时,应当考虑使用由正规厂家生产的专用配合饲料,或者选择粗蛋白含量达到45%以上的粉状饲料。
大刺鳅喜食动物性饵料,在投喂的过程中可以不定期加入面包虫、水蚯蚓等新鲜活饵料。投喂时,鲜活饵料的投放量可按照鱼体重的3%~6%。
配合饲料的投放量可按照鱼体重的1%~4%来确定每天的投饲量。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大刺鳅的食欲情况决定,建议饲料在1小时内被吃完为宜。
为了满足大刺鳅的饲养需求,建议每天进行两次投喂。投喂的时间段一般安排在早上8:00至9:00和傍晚18:00至19:00之间。根据大刺鳅昼伏夜出的行为习性,傍晚的投喂量应占全天投喂量的60%至70%。
了解大刺鳅的行为特点,合理安排投喂时间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早上的投喂可以提供能量和养分,为大刺鳅一天的活动提供动力。而傍晚的投喂则能满足其夜间的摄食需求。
根据经验,傍晚的投喂量可以稍微增加,占全天投喂量的60%至70%,以满足大刺鳅夜间的摄食欲望和能量需求。
在每次投喂前,务必清除残留的饵料并清洗饵料台,以保持清洁卫生。此外,每周应对饵料台进行消毒或暴晒一次,以确保饵料的卫生安全。
1.水质管理
夏季是水质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高温环境下,大刺鳅的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导致残饵和有害物质的积累,进而促进细菌滋生,使水质恶化。
建议每隔7至10天进行一次水质换水操作,如果水质偏肥,可以适当增加水换频率。每次换水量可占池塘总水量的20%至30%。
进行水质换水后,可以考虑使用0.075毫克/升浓度的聚维酮碘或0.04毫克/升浓度的戊二醛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水质的清洁和卫生。消毒处理有助于控制细菌和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
当水质偏瘦时,可能会出现大量青苔滋生的情况,对大刺鳅的生活活动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在连续晴天(持续3天以上)且温度相对适宜的上午进行肥水处理。
肥水处理可以采用添加红糖、芽孢杆菌和藻种(如小球藻等)的方法。将适量的红糖、芽孢杆菌和藻种加入水中进行充分混合。具体用量方面,每立方米水体可使用红糖4至5克、芽孢杆菌0.5至1克、小球藻种2至3克。
小球藻
将混合好的肥水均匀地撒播到养殖池中。这样做可以提供养分和有益菌种,促进水中生态平衡的建立,有效控制青苔滋生现象。
具体操作为将红糖、芽孢杆菌和小球藻种加入水中进行溶解,然后将溶液均匀地泼洒在整个池塘中。每立方米水体可使用红糖4~5克、芽孢杆菌0.5~1克、小球藻种2~3克,每15天进行一次处理。
2.巡塘、防逃
在大刺鳅的生长旺季,需要进行巡塘的频率增加。早上、中午和晚上各进行一次巡塘,另外在半夜还需要追加一次巡塘。
巡塘时,主要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和饵料摄食情况,检查水色和水位的变化,重点检查增氧设备和供电线路设施等是否正常运转。
由于大刺鳅对溶解氧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夜间,应保证增氧机和罗茨风机同时开启,确保池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供应,以确保大刺鳅的养殖安全。
大刺鳅具有跳跃的特性,需要注意控制池水的深度,池水不宜过满,水面离池塘堤顶部至少应保持30厘米的距离。定期检查进出水口的情况,以防止大刺鳅从进出水口逃逸。
3.越冬管理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刺鳅在自然界一般能够顺利越冬。然而,在长江以南地区的人工养殖中,除了海南全域以及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在正常气候情况下可安全越冬外,其他地区需要采取加温保温措施来确保大刺鳅的安全越冬。
一种常用的保温措施是在养殖池塘上搭建薄膜温棚,当气温较低时,还需要在越冬池中增设加热棒等加热设施来提供额外的加温。这样可以确保水温不低于15℃。
在大刺鳅的越冬期间,可以适当减少或停止投料,因为它们的活动量减弱,新陈代谢也较慢。除非必要,尽可能避免进行水质的换水,以减少对鱼体的干扰。
在连续晴天升温后,可以在中午的时候将温棚两端入口处的薄膜掀开,进行通风1至2小时,以调节温度。
1.水雾病
水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症状为病鱼体表出现灰白色棉毛状或絮状物,病原体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导致病鱼焦躁不安,游动迟缓,食欲减退,体虚消瘦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
在大刺鳅捕捞、转塘等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对其皮肤造成损伤,减少感染机会。
使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选择每天使用0.0075毫克/升浓度的聚维酮碘(以有效碘计)或者800毫克/升浓度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溶液进行全池泼洒,每天进行一次,连续使用2到3天,并在用药后注意增氧。
2.指环虫病
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症状包括患病大刺鳅鳃丝粘液增多,严重时可引起鳃出血,鳃丝发白,鳃小片坏死,同时鱼的食欲减退,出现缺氧症状,鱼体消瘦并呈现发黑,游动缓慢。
防治措施
在购买鱼种放养前,可以使用浓度为2.0至5.0毫克/升的甲苯咪唑(规格为10%)溶液进行浸浴处理,浸浴时间为10至20分钟,以减少病原体的感染。
使用浓度为1.0至1.5毫克/升的甲苯咪唑(规格为10%)溶液稀释后进行全池泼洒,隔天再次进行一次,用药后要注意增氧,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在大刺鳅的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等方面都非常重要。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水质,合理投喂饲料,定期巡塘观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能够提高大刺鳅的生长和存活率。
注意养殖池的清洁与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细心照料和管理,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确保大刺鳅养殖的顺利进行。
王久勤. 大刺鳅养殖技术. 水产世界, 2017, 06: 57-58.
张磊, 袁全辉, 何秀莲, 等. 大刺鳅养殖技术研究与实践.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03: 126-127.
王永强, 董慧娟. 大刺鳅养殖技术与产业发展. 中国水产, 2017, 06: 88-89.
张国权, 杨守贤, 邱庆华, 等. 大刺鳅养殖技术规程. 中国水产科学, 2017, 24(3): 543-551.
相关问答
池塘要求:池塘一般要求土池为好,池塘面积一般为1亩—2亩,池水水深为1.5米左右,塘基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池底淤泥要少,池塘的排灌要便利并且最好选择四周环...
你好!大刺鳅主要吃水生昆虫和小鱼小虾的凶猛性鱼类,注意水质的变化,它喜欢清洁的环境。大刺鳅野生抓回来的,大刺鳅吃什么饲料的,怎样让他去饲料,平时要注意防控...
水质水温的控制刺鳅和其他生活在水底的鱼类是差不多的,它们在水质和水温上是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若是在进行养殖的时候,对于水质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首先要...
刺鳅鱼的养殖,其实没那么复杂,养殖技术与黄鳝大致相同,它属于淡水鱼,对水质的要求自然是没污染,浑浊浓度低,才能让淡水鱼正常生存,养殖刺鳅先要对水泥池...
1、场地:养殖刺鳅鱼需要选在安静、光照充足、排水方便的地方,养殖前需将池塘的淤泥清理掉,然后用生石灰将池塘消毒干净。2、选种:选择健康、无病害的刺鳅鱼...
答案是;刺鳅好养。刺鳅身体略侧扁,极延长似鳗鱼状。头小而往吻端略呈尖三角状。吻稍长,口中大,末端可达眼睛直前,上唇延长而略往下垂。背鳍前部之硬棘部起...
刺鳅好养。刺鳅身体略侧扁,极延长似鳗鱼状。头小而往吻端略呈尖三角状。吻稍长,口中大,末端可达眼睛直前,上唇延长而略往下垂。背鳍前部之硬棘部起于胸鳍后...
塘基高出水面50cm以上,池底淤泥少,池塘排灌方便且四周环境安静,然后在池塘内种植池塘水面五分之一左右的水葫芦调节水质,同时为刺鳅遮挡太阳。2、池塘处理:...
你好!刺鳅鱼耗氧量比较高,但现在池塘中养殖成功的也很多,一般三年性成熟。老师,刺鳅鱼可以在静水繁殖吗?几龄性成熟?,权威专家在线解决问题,欢迎提问
养殖刺鳅鱼亩产量也算得过去,一亩可收获3000斤左右。市场上刺鳅鱼的收购价格比一般的鱼儿要高出一大截,最低也有60元/斤,最高能够达到100元/斤。我们以60元/斤...